■ 留守兒童調查報告
與父母聯系次數直接影響孩子情緒
針對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上學路上”公益組織對六省市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在此基礎上,正完善《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該研究報告調查從與父母見面和聯系的次數、學習、娛樂與家務、情緒等四個方面,了解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與心理狀況。
該報告指出,與父母聯系次數對農村兒童煩亂度有顯著的影響,總的趨勢是,一年內與父母聯系次數越少,兒童的煩亂度越高。
與父母見面次數越少越“煩”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心理與學校咨詢研究所碩士生導師李亦非教授,在報告中指出,在三類留守兒童中,29.4%的學生一年能見父母1-2次,15.1%的學生一年都見不到父母。
據報告內容,在情緒狀態方面,留守兒童的消極程度(煩亂度和迷茫度)顯著高于非留守兒童,積極程度(愉悅度與平和度)則沒有顯著差異。報告統計分析發現,一年內與父母見面次數越少,兒童的愉悅度越低。有一半以上的農村兒童每年與父母見面的次數少于5次,導致留守兒童的煩亂度提高、愉悅度降低,表現為傷心、害怕、緊張、憂愁、心煩意亂等。
經濟問題不是留守問題主因
報告分析發現,東部地區48.1%的學生沒有零花錢,在各地區所占比例是最多的;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約30%-33%的學生有10元以下的零花錢;西南和西北地區約54%-60%的學生有10元以下的零花錢。
報告指出,統計發現,經濟狀況并不是造成留守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報告研究對象中,有不少留守兒童家庭條件優于非留守兒童家庭。而一些較為貧困的留守兒童在情緒和學習上的表現也可能比經濟條件好的兒童出色。
?
?
?
???????????????????????????????????????????
相關鏈接:
探訪貴州畢節的留守兒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