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面的垃圾到處推、隨處扔,臟的要命,現在村里干不干凈,就要看環衛工做的認真不認真。”6月16日上午,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白水湖村73歲的環衛工吳澤雄一下一下的清掃著環村路。他告訴記者,自從云龍鎮啟動農村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工作之后,云龍鎮以及轄區村莊的衛生一天比一天好。
清除垃圾死角、嚴格執行門前三包……據悉,瓊山區正在力創城鄉清潔示范區,打造云龍城鄉清潔樣板鎮。
加大投入專人負責打掃衛生
農村垃圾是近年來我省各市縣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農村垃圾給環境帶來的破壞,讓群眾享受到干凈、整潔的生活,瓊山區云龍鎮采取了制度設計,長效運轉;細化責任,落實到人;考核評比,強化落實;加大投入,做好保障等多方面措施。
白云湖村,沒有修路之前,一旦下雨,到處是淤泥,而且村民所倒垃圾隨處可見,而現在村里、村外卻是變得干干凈凈。這離不開清潔工人辛勤勞動,也離不開鎮政府對農村垃圾的重視管理,以及村民環保意識的提升。73歲吳澤雄不僅是云龍鎮白水湖村的村民,也是這個村的保潔員。每天早上6點半他都會起床,一天8小時的對環村路進行清掃。
“以前這里沒修路,一旦下雨到處是淤泥,經太陽一曬,是又臟又臭。”吳澤雄回憶起之前白水湖村的衛生環境時說,不僅僅淤泥影響村民出行,而且本村的村民到處扔垃圾,隨便堆、隨便扔、隨便放,導致村民外出不僅要掩鼻而過,還要小心踩到臟東西。
吳澤雄告訴記者,他是2013年被聘為農村保潔員的。之后為了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清除農村垃圾,鎮里除了在村里設置6個大的垃圾桶以外,每家每戶還發了一個小的垃圾桶,每兩天運一次垃圾,村里的衛生環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而像白湖村這樣村莊環境得到改善的,還有云龍鎮的其他村莊。據海口啟利農村專業合作社社長陳啟利介紹,云龍鎮的82個自然村,每個自然村都配了一名保潔員,每天定時清掃本村公共區域,將垃圾分類入桶并協助做好垃圾轉運工作。全鎮還配備了6名專職司機駕駛垃圾壓縮車、掛臂式垃圾車等環衛作業設備,運轉站、園林綠化維護人員各司其職,確保云龍鎮城鄉清潔系統暢通運行。
施行“門前三包”確保城鎮衛生干凈整潔
不僅云龍鎮的自然村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善,鎮上同樣如此,不僅街面上沒有垃圾,道路兩旁的商鋪門前,也是干干凈凈。上午10點,正是當地村民圍坐一圈,喝早茶聊天的高峰期。雖然茶店的客人很多,但是店鋪外也是干凈整潔。
“衛生好了,客人們就更愿意來了。”劉老板說,他們不僅配合環衛工人清掃垃圾,而且自己也負責門前的衛生。自從與城管簽訂了“門前三包”責任書之后,不僅衛生得到改善,喝茶的客人也變得越來越多。
據悉,為加強宣傳發動工作,云龍鎮村干部走村入戶發放傳單,提高群眾的保潔意識,同時從今年5月起,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項整治活動。
據了解,今年以來,云龍鎮抓好制度設計的在同時,探索高效的環衛管理長效運轉機制。自2015年5月開始,經鎮黨政聯席班子會議討論通過,云龍鎮以每年350萬元的承包資金試運行農村保潔專業合作社,鎮環衛工作由原先環衛站負責制,轉變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承包模式,在鎮市政服務中心的監管下,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模式,開展全鎮范圍清掃保潔工作,確保無衛生死角。云龍鎮市政服務中心也相應出臺了《云龍鎮環境衛生工作獎懲辦法》,《云龍鎮環境衛生考評辦法(試行)》等管理制度,提出垃圾收運時間、垃圾分類、責任主體和考核管理制度“四個明確”,進一步規范城鄉清潔工作。同時,考核評比,強化落實。參照各項考評制度,云龍鎮市政服務中心、合作社、各村(居)委會組成聯合檢查小組,對82個自然村,每周一檢查、每月一評比、每季一表彰、每年一總結。以每周檢查評分為基礎,每月評出前10名和后10名的自然村,獎優罰劣。
?
?
相關鏈接:
妻子高速路上下車扔垃圾 丈夫躲交警開車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