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500萬元菜市場18年未能啟動
荊楚網消息(記者張揚)兩份內容一模一樣的信訪答復意見,卻分作兩天發出,一份給了上訪人,一份上報給湖北省信訪局。日前,石首市盈財市場投資人楊艮才向荊楚網反映,石首市住建局在應對他的上訪時,采取偽造簽名、欺上瞞下的處理方式,嚴重違背了“三嚴三實”要求。
投資500萬元菜市場18年未能啟動
楊艮才的上訪得從18年前說起。1997年,時任凌云建筑裝飾公司老板的他,經石首市政府規劃批準、石首市工商局同意,投資500萬元擴建當地筆架山菜市場。經過5個月建設,擁有50余套營業門面、2200余平方米的“盈財市場”順利建成。
然而,由于有關部門未履行協議,將零散攤販劃行規市,盈財市場啟動陷入僵局。位于石首中心地段的市場,始終處于空曠無人且門店緊閉的狀態,與一墻之隔卻生意火爆的筆架山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為讓空置多年的盈財市場順利啟動,石首市有關部門多次召開協調會,制定具體措施,但時至今日仍未落實,安排近200名下崗職工進場經營的方案也無法實施。
18年間,盈財市場的主管部門由市工商局變成了市住建局,原本劃行規市的示范項目也成了“歷史遺留問題”。在楊艮才看來,盈財市場不能啟動的主要原因在于當地政府部門不作為。在與有關部門協調多次未果后,楊艮才開始了漫漫上訪路。
2014年12月的一天,為了上訪而學會上網的楊艮才登陸石首市信訪局、湖北省信訪局網站,看到令他憤怒不已的畫面——網上登載的信訪回復意見竟與他手上的回復意見不同。
僅一墻之隔的筆架山市場生意火爆
“陰陽信訪件”被指欺上瞞下
記者看到,這兩份編號為“石住建信訪復字37號”的信訪答復意見書除了時間,內容完全一致。石首市住建局送到楊艮才手中的意見書發出時間為2014年12月2日,他于12月4日簽字確認。在這份意見書上,楊艮才寫下了大段文字,表示對住建局處理意見不服。
另一份意見書的發出和簽收時間則是2014年12月3日,信訪人意見及簽字一欄被人寫上了“信訪人收到答復意見書后未及時反饋信息及簽字”。而這一份,正是石首市信訪局報送省信訪局局長信箱的意見書。
楊艮才同時向記者出示2014年10月25的一份“信訪事項實體性受理告知書”,這份告知書中來訪人意見一欄,被填上了“已告知受理”,落款簽名為楊艮才。但據老楊表示,他此前并沒有收到這份告知書,上面的簽名系住建局偽造。
“這是典型的欺上瞞下”,拿到這些材料,楊艮才感覺“被玩弄了”。
“陰陽信訪件”
住建局承認“陰陽信訪件”
“我們也是沒辦法,上面要得急。”石首市住建局辦公室副主任王成榮坦陳,“代簽名”和“陰陽信訪件”確實存在。他說,信訪件按規定必須限期回復,在聯系不上楊艮才的情況下,該局只能“出此下策”。
楊艮才表示,石首住建局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兩份“石住建信訪復字37號”意見書發出的間隔時間僅為一天,事實上,在楊艮才拿到意見書并簽名的前一天,住建局已將另一份意見書送至省信訪局。
記者從湖北省信訪局了解到,《信訪條例》規定:一般信訪事項責任單位要在60日內答復信訪人,情況特殊的可再延長30日。石首市住建局11月20日正式受理楊艮才的信訪件,按道理有充分時間回復。
省信訪局一名不愿具名的負責人表示,石首市住建局“代簽名”和“陰陽信訪件”的做法嚴重違反《信訪條例》,有欺上瞞下之嫌。
目前,盈財市場的啟動仍遙遙無期。市場投資方、攤販等受訪者告訴記者,他們希望主管部門盡早解決這個問題,以免給國家和投資者帶來更大損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