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帶給我們的“福利”數不勝數:網上交流、交往、交易,不一而足。然而,網絡如同江湖,也暗藏刀光劍影:網絡攻擊、網絡恐怖等安全事件時有發生;侵犯個人隱私、竊取個人信息、詐騙網民錢財等犯罪行為此起彼伏……
毋庸置疑,網絡安全不僅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也關系到每個網民的切身利益,維護網絡安全迫在眉睫。
舉辦“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恰逢其時。該活動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網絡文化活動在網絡社會治理中滋養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通過倡導文明健康的網絡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網絡行為規范,在互聯網上爭當“中國好網民”,推動網絡空間進一步清朗起來。
由此可見,大力培育“中國好網民”,已成為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重要課題。那么,什么才是“中國好網民”呢?
“中國好網民”應具備“四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文明的網絡素養、守法的行為習慣、必備的防護技能。“四有”標準,正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億萬網民的價值和行動指向。活躍于網絡世界的網民,都希望成為具備“四有”、內外兼修的好網民。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的“2015年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目的就是要讓“四有”中國好網民這一理念在互聯網上鋪開、唱響。
國家的未來在青少年,網絡的未來也在青少年。現實生活中,確有部分青少年當面把《弟子規》中的“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等語句背得滾瓜爛熟,但扭頭就在互聯網上說“鬼話”。鑒于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動網絡安全知識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開展課程教育、技能培訓、安全競賽、公益活動,使孩子們從小學安全、知安全、懂安全,養成良好的網絡行為習慣;開展“護苗”、“凈網”等專項行動,鏟除淫穢色情、暴力恐怖等有害信息,為青少年成長營造清朗、健康的網絡空間。一切為了孩子,一切以孩子為先導,守護孩子們的未來,也是守護我們的未來。這一系列活動自然獲得各界的“點贊”。
放眼世界,網絡是檢驗一個國家文明素養的標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中華民族歷來有崇德向善的傳統,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積德累功,慈心于物”等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來涵養“中國好網民”的情操,定會在全社會形成強大的心靈情感力量,進而激勵更多網民崇德向善,為實現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可以斷言,每個網民的嘉言善行,是為自己立德立功,同時為我們這個時代立德立功,為子孫后代立德立功。其實,“中國好網民”離我們并不遙遠,他(她)既會是我們的家人、鄰居,也會是我們的同事和朋友。
有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共筑網絡朗朗乾坤,“中國好網民”,加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