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說吳可興種的絲瓜又大又甜
談起革命往事,吳可興聲情并茂
吳可興給村民和游客讀報講解
吳可興背后墻上的照片和證書,訴說著過去的時光
從鎮上喝茶回來,吳可興手里總會帶著一份或幾份報紙。
????海口網6月19日消息(記者 彭桐)只要天氣晴好,每天早晨,海口市紅旗鎮本務村就有一位老人,徒步2公里走到鎮街上,喝完茶,又徒步2公里走回村里。每天,他都走得很輕松,有時還一路輕輕地哼著歌。
????這位老人頭發花白,拄著拐棍。扔掉拐棍,他一樣走得很穩健,他說有個拐棍在手,有握槍的感覺。村民進出鎮街的有摩托車、三輪車、小貨車,不管空沒空著,都可以順路載他,但他總是擺手或揮一下拐棍,表示不需要。
????“這是個‘老頑固’!”有村民這樣開玩笑。更多的村民發現,每次回村里,這位老人手里總拿著一份或幾份報紙,不是《人民日報》就是《光明日報》,要么就是《海口晚報》。不少村民笑他是個“超級報迷”,有的還在農閑時上門,找他借報紙看。
????這位老人叫吳可興,今年已104歲。其實他是個老革命,也是位已有77年黨齡的老黨員。用他的話說,過去革命的事,一輩子忘不了,現在一天不讀黨報,“心里就不踏實”。
????他家客廳和睡房里,積有厚厚的幾摞舊報紙,每次在鎮上茶店細細看過的報紙,他都要拿回家,一有空再讀讀,他說是“溫故知新”。五代同堂的家庭,難免會有人認為他留的舊報紙太多,但誰要扔報紙,他就跟誰急。
????吳可興讀報時不愛搭話,其實閑時他很健談。日前,海南詩社搞文化下鄉活動,當幾位老詩人在該村大榕樹下圍著他,他即興講起“鬧革命”和與馮白駒交朋友的故事,滔滔不絕,眉飛色舞,不時激動地用拐棍“嗵嗵嗵”地點敲地面。
????“當年我送了7桿槍后,馮白駒對我很信任。”吳可興說,正因為瓊崖革命縱隊在他們村里駐扎過,馮白駒在他家里呆過,讓他后來吃了不少的苦頭。日本鬼子進村后,把他抓去修炮樓,還差點要殺頭,后來他被送到府城蹲進瓊山監獄,幸好一翻譯官說他只帶人沒打過仗,后又偷偷地把他放出,“再后來革命勝利了,想起來那么點苦頭吃得還真是很值的”。
????解放前,他是教師,還當過“農會”主席,解放后又當過小學校長。1942年,他被選為本務村的村支部書記,一直當到98歲。他1937年1月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但檔案上寫的是1938年,所以他頗為自豪地說:“實際到今年我有78年黨齡了!”
????啥都吃,想吃就吃,正餐是一天兩頓,晚上吃得少,愛吃蔬菜和稀飯,還講究衛生,愛勞動,懂得休息,沒什么煩心事——74歲的大兒子吳乾山說,這是他父親的長壽之道。“我不抽煙、不喝酒,只看報!”吳可興糾正兒子的話說,他沒近視,也沒有老花鏡,認字很清楚,腦子也好使。“我說今年是海南解放65周年,他們就有人說是66年,對于不愛報的人,有些事,我懶得跟他爭論。”
?
相關鏈接:
海南名伶慰問革命老區 為村民獻上精彩演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