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總體安排等方面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介紹,此次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有幾個鮮明特點,首次設計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游擊隊等英模部隊代表編組受閱,首次安排將軍領隊參閱,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加。
紀念活動
習近平為抗戰老兵頒紀念章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世明表示,9月3日上午,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名義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作重要講話。9月3日,還將在北京舉行招待會和文藝晚會。紀念活動還有一項重要內容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為健在的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或其遺屬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習近平總書記將親自為抗戰老戰士、老同志代表,抗戰將領或其遺屬代表頒發紀念章。
閱兵5問
1 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過幾次閱兵?
已舉行14次國慶首都閱兵
曲睿介紹,今年9月3日舉行的閱兵,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擬在北京天安門地區組織實施。
在紀念活動中舉行閱兵,是世界許多國家的通行做法,新中國成立以來成功舉行過14次國慶首都閱兵。
2 展示哪些新式武器裝備?
首次亮相新裝備占比較大
“展示新式武器裝備是世界各國閱兵的慣例,這次參閱的武器裝備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包括陸軍、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新型武器裝備,首次登場亮相新裝備占的比重比較大。”曲睿說。
曲睿表示,閱兵安排了曾參加過抗日戰爭、現在仍健在的抗戰老兵、支前模范和英烈子女代表參閱。參閱部隊從7大軍區,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武警部隊、解放軍四總部直屬單位抽組。徒步方隊是抗日戰爭中我黨領導的英模部隊群體所在的現役部隊代表。裝備方隊展示的裝備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許多都是首次展示。
3 會不會邀請國民黨老兵參加?
安排部分國民黨老兵受閱
針對這次大閱兵的活動會不會邀請國民黨老兵組成參閱方陣的問題,曲睿回應稱,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次閱兵我們安排了部分國民黨老兵受閱”。
同時,這次閱兵還邀請有關國家軍隊派代表和方隊參加。
4 這次閱兵有何特點?
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
這次閱兵有幾個鮮明特點:首次組織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專題閱兵,首次設計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游擊隊等英模部隊代表編組受閱,首次安排將軍領隊參閱,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加,是一次傳承歷史與未來、溝通中國與世界、傳遞和平與發展的閱兵慶典。
5 閱兵籌備工作進展如何?
受閱部隊已進駐訓練基地
曲睿表示,受閱部隊集中訓練時間安排3個月。目前,各受閱部隊已進駐北京閱兵訓練基地和周邊機場,展開集中訓練,主要是完成單方隊訓練和合練預演。“受閱部隊的數量相對有限,集中訓練時間不長,不會對正常的戰備訓練造成影響,而且通過嚴格的閱兵訓練,還可以為部隊戰備訓練樹立標桿,強化個體的能力和素質,提高戰備訓練的質量。”
時間安排
主要紀念活動
9月3日上午
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名義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包括檢閱部隊)。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并作重要講話。9月3日,還將在北京舉行招待會和文藝晚會。
其他紀念活動
7月7日
結合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開幕式。
9月3日前后
舉行港澳臺同胞、海外有關人士紀念抗戰勝利座談會,圍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些重大問題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
9月18日
以遼寧省委、省政府名義,在沈陽市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
10月25日前后
舉行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大會和學術研討會。支持海外僑胞在當地組織相關紀念活動。
12月13日
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在南京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組織慰問活動
各地將組織對國內健在的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日將領或其遺屬的慰問活動。國務院將公布第二批國家級抗戰遺址和紀念設施,民政部將公布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創作文藝作品
創作推出一批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較高思想藝術水平的舞臺及影視文藝作品和出版物。
發行紀念幣
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一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幣,由國家郵政局發行一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郵票。
開展主題教育
各地還將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主題,結合當地抗戰歷史,同步聯動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
鏈接·14次閱兵
新中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受閱部隊陸海空三軍由12個步兵師方隊、12個騎兵師方隊、8個炮兵師方隊、3個團戰車師方隊以及6個空中編隊組成,共16400余人。
1950年
國慶1周年閱兵,分列式以軍校學員為先導,依次為步兵、炮兵、戰車摩托化步兵和騎兵部隊,空中梯隊的各種戰機在步兵進入天安門廣場時臨空,形成了立體閱兵的場面。
1951年
第三次國慶閱兵,受閱部隊最前列的方隊是正在軍事學院受訓的身經百戰、功勛卓著的高級軍官。本次閱兵還首次出現民兵大隊。
1952年
第四次國慶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參閱。本次閱兵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還有乘坐一百六十輛摩托車的摩托化步兵方陣。
1953年
第五次國慶閱兵,中國人民志愿軍代表團出現在天安門觀禮臺上。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隊伍中。
1954年
第六次國慶閱兵,出現了傘兵部隊的方隊,但并沒有跳傘。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則是最后一次接受檢閱。
1955年
第七次國慶閱兵,為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的第一次閱兵,部隊官兵穿著新制式軍服,佩戴軍銜、領章,軍容煥然一新。
1956年
第八次國慶閱兵,應邀參加中共八大的五十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工人黨代表參加了觀禮。
1957年
第九次國慶閱兵,中國自行生產的伊爾—28型噴氣式轟炸機、殲5型殲擊機首次參加國慶閱兵。
1958年
第十次國慶閱兵,最大特點是民兵隊伍規模空前,由工人、農民、學生組成的眾多民兵方隊出現在受閱隊伍中。
1959年
第十一次國慶閱兵,參加典禮的各界群眾是前十一次國慶閱兵中人數最多的一次,達七十萬人。這次閱兵,受閱武器裝備基本實現了國產化,中國自行制造的59式主戰坦克和“紅旗”檢閱車等首次亮相國慶閱兵式。
1984年
國慶閱兵是改革開放后的首次大閱兵,受閱部隊由46個方(梯)隊組成。受閱武器裝備共28種,全部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其中19種是新裝備。
1999年
新中國迎來了50華誕。參加國慶閱兵的共有42個方隊。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特警和預備役部隊等首次參加受閱。
2009年
國慶閱兵,是新中國甲子華誕的閱兵盛典,此次國慶閱兵的共有56個方隊,其中地面徒步方隊14個,車輛方隊30個,空中梯隊12個。參加受閱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共8000多人。
?
?
?
相關鏈接:
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安排公布 盤點最受關注看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