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稱,盡管面臨嚴峻的旱災,有專家認為,朝鮮逐漸興起的民間市場和農業自留地或將緩解糧食短缺,從而降低再次爆發1990年代大饑荒的風險。
德國之聲中文網6月22日報道,1994年至1998年的饑荒導致數十萬人死亡。但專家認為,朝鮮此后興起的民間市場和非官方經濟意味著,如今多數朝鮮人可以自己種植和買賣糧食,從而使大范圍饑荒的風險降低。
報道稱,朝鮮正經歷“百年一遇”的旱災。聯合國發出警告稱,營養不良的人數可能激增。
首爾國民大學教授蘭科夫表示:“為自己工作的農民效率更高。”他認為,朝鮮再次爆發90年代大饑荒的可能性很低。
朝鮮農田歸公有,國家掌控糧食和分配。
但鑒于1990年代的饑荒,國家開始容許農民在國有的農田和農民的后院里擁有小規模的自留地。農民在自留地上種植谷物和蔬菜,往往比公家田地的效率更高。收成可供應自家需求。
報道稱,一名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援引一名朝鮮農業科學家的說法稱,農民估計平均花30%的時間用于耕種自留地。
在農舍的后院,時常見到成排的玉米等作物。在一些公有農田,可看到一小部分田地被劃分成方格,作為農民家的自留地。
德國之聲中文網引述首爾網站Daily NK報道,朝鮮動員農民加班加點抵抗旱災,而農民對自留地更是加倍辛勤地耕耘。
報道稱,朝鮮官方通訊社上周消息顯示,全國各地--包括稻米主要產區黃海道和平安道因缺少降雨而土地干涸。
韓國部分地區2015年的降雨量也為有歷史記錄以來最低。
朝鮮農作物產量或糧食儲備的數據不得而知。與此同時,從鄰國中國運來的糧食可能有助于緩解供應不足。北京也表示愿意援助朝鮮。
最近數年來,國際對朝援助減少。因受爭議的核武計劃,聯合國也對該國實施制裁。
盡管大饑荒風險降低,但國有糧食供應的急劇減少將導致市場價格飆升。
德國之聲引述Daily NK報道稱,在朝鮮惠山市,大米短缺時期的替代品土豆價格去年差不多上漲200%。
不過,另一方面,外國食品援助也時常在非官方市場進行,因此,食品價格還是可能較快恢復正常。
?
?
?
相關鏈接:
曝光亞洲15大城市房價水平 看見朝鮮徹底不淡定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