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26日消息(記者 陳敬儒)6月24-25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分析加快發展互聯網產業等12個產業課題,探討優化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工作措施。省委副書記、省長劉賜貴強調,要以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抓手,用切實舉措有力推動12個產業發展,為優化我省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新引擎,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
會議聽取了加快發展互聯網產業、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低碳制造業、發展壯大會展業、加快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發展生物制藥業、促進房地產持續健康發展、提升旅游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以及培育發展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產業等12個產業課題的研究成果匯報。各級各部門、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圍繞各產業發展成果踴躍討論交流,積極建言獻策,提出意見建議,將產業課題報告逐一梳理完善。
劉賜貴認真聽取課題研究匯報和各方代表的發言,充分肯定各課題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并就各產業發展中的若干重要問題與大家積極交流,對12個產業的發展定位、思路、目標、任務,以及實現目標任務的重點項目、園區、產品和支持政策、保障措施,反復研究論證。他指出,做大做強12個產業,是貫徹《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是落實省委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戰略的需要,是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實施“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和科學編制“十三五”規劃的必然選擇。全省上下要高度重視、積極推動12個產業的發展,切實摸清家底,明確目標任務,在12個產業中找準本部門、本地區的位置,為海南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產業支撐。
劉賜貴要求,各級各部門都要進一步深化對12個產業的研究,對相關數據和措施再斟酌、再完善,加快構建支持和保障產業做大做強的體制機制。要以“十三五”規劃的制定為著力點,以構建支柱產業為標準,進一步明確各個產業發展目標和在地方經濟中的比重;要加快制定產業規劃,用10天左右時間把12個產業在“十三五”期間的重點項目細化分解,確保產業發展的可行性;要建立推進每個產業的協調機制,由省政府分管領導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隨時協調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各部門要適當調整內設機構,建立適應產業發展工作的隊伍;要出臺完善各產業扶持政策,以實際行動推動產業發展,把12個產業逐個抓實,一抓到底。各市縣要在12個產業中找準位置,探索推進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項目。
就下一步加強研究、落實成果、推動12個產業發展的工作,劉賜貴在討論中集中各方智慧,總結歸納研究成果,明確目標要求,提出推進工作措施:加快發展互聯網產業,要加快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用好財政扶持資金,促進互聯網與其它產業融合;做大做強熱帶特色高效農業,要緊緊圍繞提升品質、放大特色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用好電商等平臺促進產銷順暢;發展低碳制造業,要堅持以低碳為基礎發展制造業,在“中國制造2025”中找準海南定位,通過產品創新擴大再生產,在大力招商引資的同時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發展壯大會展業,要深化機構改革,建立推動會展發展的機構和機制,調動產業鏈上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發展醫療健康產業,要扎扎實實推進一批項目和園區的建設,把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試驗區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要摸清海南物流成本,把電商等與物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按照市場規律推進園區建設;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要善于抓住機遇、敢闖敢試,做好金融創新的文章,提升全省金融意識,創建具有地域特色鮮明的金融機構;發展醫藥產業,要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抓緊落實加快藥品審批的舉措,突出黎藥、海洋生物、中醫藥等特色,打出海南特色醫療品牌;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要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加快房地產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保持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提升旅游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要切實加大對旅游的政策扶持,加大旅游營銷力度,進一步提升旅游的綜合效益,把旅游滲透到各個產業;培育發展高新技術教育文化體育產業,要突出海南特色,發揮教育、文體和科技在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的作用,大力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劉賜貴強調,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在于切實改進政府工作作風,提升行政服務的水平和質量。要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繼續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事項、中介服務和收費項目;要切實改進作風,急企業之所急、想產業之所想,千方百計幫助企業解決面臨困難問題;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問題意識,把產業發展的共性、個性問題摸清摸透,在產業發展實踐中錘煉干部、考核干部、培育干部,逐步推動各產業健康發展。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毛超峰,副省長李國梁、王路、何西慶、陸俊華、李富林,省政協副主席、科技廳廳長史貽云,省政府秘書長陸志遠出席會議。
?
?
相關鏈接:
劉賜貴: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