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原因是廚房下水道內餐廚垃圾堆積發酵產生的甲烷氣體在密閉廚房達到極限濃度遇明火發生閃爆。”今天(28日),記者從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消防大隊了解到,6月7日,發生在海曙順德路一小飯館爆炸事故原因已查明,“元兇”竟是下水道內許久未清理的剩菜剩飯。
6月7日下午3時,海曙區順德路118號一家名為東北飯店的小餐館發生爆炸事故,導致一名服務員輕傷同時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是在初步的現場勘查后,事故調查人員覺得非常奇怪:爆炸發生在廚房頂部,廚房內其他設施未見損壞,現場也沒有燃燒、過火現象。
“液化石油氣鋼瓶及連接軟管都沒有發現異常,現場也沒有煤氣味道。這些以往餐飲場所發生爆炸的常見原因,這起事故中都沒有發現。”消防大隊的沈參謀告訴記者,考慮到事故的特殊性,消防和安監部門組織調查人員上門加班加點查找線索。調查人員發現廚房內存在下水道,且下水道環布廚房四周,通過可燃氣體探測儀對下水道口檢查發現可燃氣體濃度高達1.2%。“而當我們在下水道中部檢測時,濃度已達到了探測器報警限值。”沈參謀說,沼氣濃度到5%,遇火就極易發生爆炸。
調查后分析,終于揪出了“元兇”,發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廚房下水道內餐廚垃圾堆積發酵產生甲烷氣體,并通過下水道蓋板空隙散逸,因廚房通風不良,導致甲烷在廚房及就餐區上部吊頂內緩慢囤積,達到爆炸極限后遇明火閃爆。“明火可能為吊頂內的燈具或室內其他電器產生。”她補充說。
鑒于該起事故的隱蔽性、復雜性和多發易發性。連日來,海曙區消安委要求各行業部門在近期結合日常的檢查工作,重點加強對餐飲店經營場所安全條件的檢查和整治,督促轄區從事餐飲經營活動的生產經營單位開展甲烷氣體安全隱患自查自糾,消除此類安全隱患。
“餐飲店的廚余垃圾產生沼氣主要是經營戶安全意識缺位。沼氣是一點點蓄積起來的,壓力也是不斷增強的,如果及時疏通清理,像這樣的突發事件就可以避免。”沈參謀表示,消防部門也在此提示廣大經營戶要開展定期的安全自查,做好廚房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清理和疏通下水道,及時清理廚余垃圾,保持店面安全整潔。廚房保持自然通風條件,無自然通風條件的,應當設置機械排煙設施;營業結束后及時關閉燃氣總閥或鋼瓶開關,定期清理廚房的抽油煙機、集煙罩和排油煙道等設備。此外,廚房操作間要配備有滅火器材。
?
相關鏈接:
臺灣新北粉塵爆炸事件已致519人受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