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罐空了,找出一勺“散裝鹽”
吃完晚飯,一家六口全倒下
原來這是亞硝酸鹽,幸好搶救及時,一家人昨天已全部轉危為安
燒菜時,往香菇里加了一小勺鹽,結果一家六口人上吐下瀉,甚至臉色呈現出了藍灰色,嘴唇也發干。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起初,李女士以為是香菇的問題。有些菌類不是不能吃的么,這個香菇會不會也有什么毛病?
她怎么也沒有想到,險些釀成大禍的,竟然是那一小勺鹽。
幸好,經過及時搶救,食物中毒的六口人昨天已經全部脫離了危險,恢復健康。
那勺鹽究竟有什么問題?
菜里灑了一勺“散裝鹽”
一家6口頭暈想吐
李女士今年35歲,和丈夫都是新寧波人,在石碶經營了一家小廠。夫妻倆有個7歲的兒子,一家三口的日子倒也安穩。
6月23日,一直忙到晚上7點多,大家才收工。幾個親戚也來家里吃飯。
李女士炒了幾個菜后,發現鹽罐見底了。屋外下著瓢潑大雨,她不想出門,就在廚房里翻箱倒柜找,看看有沒有以前用剩的鹽。
果真,她在櫥柜上面的角落里發現一個小塑料包,打開一看,是細白的像鹽一樣的東西。李女士特意用手指沾了一點嘗了嘗,咸的,是鹽,沒錯。
李女士估計這是老家帶來沒用完的散裝鹽,舀了一小勺炒了兩盤菜。
“媽媽,今天做的菜不好,吃了不舒服。”吃完飯沒幾分鐘,兒子向李女士抱怨,“肚子難受,想吐。”
沒過一小會兒,李女士的表妹似乎也被傳染了,嚷著人不舒服,有點頭暈,想吐。
難道是菜有問題?可平時家里吃的都是差不多的菜,當天早上剛買的,挺新鮮,怎么會有問題?
緊接著,一起吃飯的幾個親戚都喊著難受,想吐。
原來是亞硝酸鹽惹的禍
其中3人情況危急
“姐,你到底放了什么?”李女士的弟弟問。
李女士仔細回想,除了在柜子拿了一點鹽,其他都跟平時一樣。
“壞了……”話音剛落,弟弟急忙捂著肚子走到廚房,一看也傻眼了。“你是不是在菜里放了櫥柜上面一包像鹽一樣的東西?”
李女士沒反應過來,微張著嘴點了點頭。
“壞了,這個鹽不能吃,要出人命的啊!”弟弟疼得站不住了,滿地打滾,“這個是亞硝酸鹽,是我過年前向朋友要來腌肉的。我知道這東西不能吃多,所以也只拿回來一點點,還沒用呢,就隨手放在櫥柜上面了。”
李士連忙打電話給在外的丈夫。丈夫趕回家將妻子、兒子和另外4人送到衛生院。可由于情況危急,衛生院請求轉院。
隨后,120分別將6人送往醫院搶救。
當時救護車上的王醫生告訴錢江晚報記者,趕到衛生院時,他看到一個小男孩躺在病床上,旁邊坐著兩個小伙子,臉色都呈藍灰色,并且嘴唇發干,“我馬上意識到,是亞硝酸鹽中毒了。”
這3人情況最為危急,120先將3人送往了婦兒醫院和第一醫院進行搶救。到第一醫院時,其中一名小伙子已經出現昏迷。
另一輛救護車很快也趕到,將李女士等3人送到了鄞州二院進行搶救。
幸好搶救及時
6人全部脫離危險,轉危為安
食物中毒可大可小,鄞州二院一接到病人,一邊安排搶救,一邊報了警。晚上9點多,石碶派出所接到指令,前往醫院調查情況。
醫院的急診室里,一對年輕男女躺在病床上,醫生正在實施搶救。另一名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女子,看上去情況要好一些,能夠自己行走。正是李女士,因為晚飯吃得最少,她中毒的癥狀也最輕。
看到警察出現,李女士一下子崩潰了。“都是我不好,我是害的大家,是我做菜時不小心放錯了亞硝酸鹽……”
好在發現及時,經過搶救,6人都脫離了危險,這兩天逐漸恢復健康,陸續出院。
昨天,7歲的兒子終于和平時一樣開始正常吃東西,李女士這才放下懸著的心。“我以后一定加倍小心,再也不敢亂用來歷不明的調味料了。”
名詞解釋: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主要指亞硝酸鈉。亞硝酸鈉為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味微咸,易溶于水。亞硝酸鹽外觀及滋味與食鹽相似,并在工業、建筑業中廣為使用。
由亞硝酸鹽引起食物中毒的機率較高,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表現為全身無力、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胸部急迫感、呼吸困難,3克導致死亡。
亞硝酸鹽與食鹽從表面上很難區分。一旦發生亞硝酸鹽中毒應立即搶救,應用大劑量維生素C,迅速灌腸、洗胃、導瀉,大量飲水。另外,患者要在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壞境中臥床休息。
相關鏈接:
臺風過后海南蚊蟲又猖狂 市民使用殺蟲劑時要謹防中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