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從一開始就存在三個戰略焦點:一是美國希望中國把侵華日軍拖住,以減輕美軍對日作戰壓力;二是蘇聯希望中國拖住日本關東軍,以解后顧之憂;三是中國抗日戰爭能否長期堅持,把日軍主力牢牢地捆在中國戰場,這是前兩個焦點的關鍵。這三個戰略焦點成為各主要參戰國決定戰略部署的重要因素。因為日軍這股洶涌的禍水沖向哪個方向,就會給哪里造成巨大災難。
美蘇對日妥協與覺醒
“九一八”事變后,美蘇兩大國出于一己之利,對日采取姑息、妥協政策。蘇聯于1940年4月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聲明維持蘇日之間和平、友好關系,對任何一方與第三國之間的戰爭保持中立。美國對日本的侵略行為不僅姑息妥協,還暗中資助。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兒子問他,為什么我們還在不斷地把廢鋼鐵輸送到日本去?羅斯福坦然回答:“我們當然知道,給日本一塊廢鐵就等于幫助日本殺死一堆中國人。可是事實上,包括那些議員,我們都是在討好日本。我們討好日本為的是想爭取時間,來建設起一個頭等的海軍、頭等的陸軍和頭等的空軍。”直到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時,羅斯福才被迫宣布禁止向日本輸出廢鋼鐵。這使缺乏戰略資源的日本十分惱火,日美矛盾開始激化。
當日軍以中國戰場為基地,開始向東南亞擴張,美英等國才認識到中國戰場的重要性。1940年12月17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廣播講話,他說,美國不能用縮進被窩蒙頭大睡的辦法來回避戰爭的危險。在亞洲,中國進行的一場偉大防御戰爭在拖住日本人,使歐洲和亞洲的戰爭制造者不能控制通向西半球的海洋,這是對我們最為生死攸關的問題。德國開始進攻蘇聯后,日本主戰派急欲北進奪取蘇聯遠東地區,蘇聯不得不抽調本已不足的兵力加強防御,同時通過多種方式要求中國在華北戰場積極作戰牽制日軍。由于日軍主力被中國軍隊牽制消耗,兵力不足,被迫推遲對蘇開戰,只形成一個所謂“熟柿計劃”——等柿子熟了再摘。
日軍主力深陷中國
1940年11月5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為打開在中國的困局,完成自存自衛態勢,以建立大東亞新秩序,決心對美國、英國、荷蘭開戰。統稱為“大東亞戰爭”。12月8日,以日本海空軍襲擊美國夏威夷珍珠港為開端?,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爭初期日軍獲得令人眼花繚亂的勝利,但同時陷入對多國作戰的局面;也使其對華戰爭陷入絕境:既無法集中兵力迅速結束對華戰爭,也無法從中國抽身專注于太平洋戰場。
由于中國的持久抗戰,使日本陷入進退維谷的窘態。早在對美開戰一年前,日本在華派遣軍司令部向東京報告稱,滿洲事變已近10年,中國軍隊的作戰意識仍然旺盛。日本陸軍參謀總長在上奏戰略兵力部署時,天皇嘆息道:“拿破侖入侵莫斯科敗于消耗戰和游擊戰曾有先例,日軍不會在中國陷于困境嗎?”日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長在對美開戰前夕就提出,在任何情況下,日軍在華占領地域顯然是指導綜合戰爭的基礎,并占有供給戰爭資源的地位。
基于這些理由,日本調整對華戰略:盡可能在發動對美作戰之前解決中國戰事,并準備轉入“持久態勢”,控制已有占領區,將其變為日本的“兵站基地”。1941年,日軍為防止八路軍乘美日開戰之機反攻,在華北展開全面“掃蕩”作戰,采取“分進合擊”“鐵壁合圍”“梳篦清剿”等戰術,集中兵力連續掃蕩,所到之處實行毒辣的“三光”政策,使抗日根據地遭受空前摧殘。雖然我抗日根據地比一年前縮小了許多,但日軍必須派兵駐守,反而吸住和分散了許多日軍。
中國勝利完成歷史使命
在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同盟國按地域、獨立戰略區和戰略指揮體系,劃分為6大戰場,即蘇德戰場、歐洲戰場、中國戰場、東南亞戰場、西南太平洋戰場、太平洋戰場。不難看出,這6大戰場都直接或間接地與中國戰場有著密切的戰略聯系。圍繞中、美、英、蘇和日、德諸國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都是圍繞中國為牽制和戰勝日本,阻止其南進、北進而進行的,許多看似孤立的事件,實際上都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鏈條上的一環。
先征服中國,取得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然后南進南洋、北進蘇聯遠東地區是日本既定大戰略,也是德意日“軸心國”制定的“東西對進”戰略協同計劃。當德國橫掃歐洲,日本乘勝發動太平洋戰爭時,因大部日本陸軍和一部分海軍深陷中國戰場,使其大量兵力不能調往太平洋戰場,為美英等國爭取了巨大的戰略利益;更使日、德兩軍在中東會師的計劃無法實現。當德國向蘇聯發動進攻時,在希特勒催促下,日本曾一度想按原定計劃向蘇聯發動進攻,但因無法從中國調兵而被迫擱置,使蘇聯避免了兩面作戰威脅,得以從東線抽調大量兵力對付德國的進攻,實現了盟國“歐洲戰場首先勝利”的戰略計劃。
中國戰場是戰勝日本的主戰場,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是抗擊日軍的唯一主戰場,抗擊日本陸軍總兵力的80%。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仍有70%的陸軍深陷在中國不能自拔。在廣闊的東方戰場,只有中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長期大規模的殊死搏斗。如果沒有中國對日軍的沉重打擊,后來盟國的“先歐后亞”戰略布局就無從談起,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整個進程將被改變。
歷時14年之久的中國抗日戰爭,中國軍隊傷亡380余萬人,中國軍民傷亡總數達3500余萬人。中華民族付出如此巨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完成了偉大的歷史使命。???
(作者系軍事科學院原戰役戰術部部長)
?
?
?
相關鏈接:
中央網信辦全體負責同志寄語點贊“中國好網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