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消息下,7月1日,滬指下跌223.52點,兩市800只個股跌停。
7月1日晚,證監會連夜發布三大重磅利好消息,A股交易結算收費標準下調;允許所有證券公司發行與轉讓證券公司短期公司債券;券商自主決定強制平倉線,不再設6個月的強制還款。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是證監會4個交易日來第6次“關切”股市。
證監會連續發聲救市
7月1日,滬指上午劇烈震蕩,下午開盤后,證監會轉發中金所的微博辟謠,稱QFII、RQFII利用期指做空A股市場傳聞不實。但隨后滬指仍一路向下,最終收跌5.23%。
6月26日當天,滬指大跌7.4%,收盤一個小時后,證監會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便給市場吃了顆定心丸。張曉軍稱,市場雖然在短期內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但經濟企穩向好的趨勢更加明顯。這也是本輪調整以來,證監會首次官方回應市場運行情況。
6月29日,證監會官方微博發布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答記者問相關內容,兩融風險總體可控強制平倉的規模很小。當天滬指仍以3.34%的跌幅收盤。當日晚10點,證監會又發布了“答記者問”,稱近期股市的下跌是前期過快上漲的調整。
6月30日,證監會官微又轉發證券業協會答記者問,稱券商可向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提供接口。當日,滬指絕地反彈,大漲5.53%收盤。
券商可自主決定平倉線
監管層頻繁出面也未能讓滬指在昨日止跌。昨日晚間,證監會連夜發布三大重磅利好消息。
滬、深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擬調降A股交易結算相關收費標準,8月起實施。其中,滬、深證券交易所收取的A股交易經手費由按成交金額0.0696‰雙邊收取,調整為按成交金額0.0487‰雙邊收取,降幅為30%。同時,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收取的A股交易過戶費由目前滬市按照成交面值0.3‰雙向收取、深市按照成交金額0.0255‰雙向收取,一律調整為按照成交金額0.02‰雙向收取,降幅約為33%。
同時出臺的兩融新規規定,允許券商在客戶信用基礎上,和客戶商定展期次數;取消投資者維持擔保比例低于130%應當在2個交易日內追加擔保物的規定,允許券商與客戶自行商定補充擔保物的期限與比例。
民生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少君分析認為,以實際行動維護市場穩定的部門陸續增加,這不是第一個,相信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
預測
“五窮六絕七翻身”面臨考驗
“五窮六絕七翻身”,這句俗話常常被用來形容從初夏到盛夏的A股行情;不過,在過去屢試不爽的這一“黃金法則”,可能在今年要面臨考驗。
7月份是下半年的開局。跟1月份一樣,銀行間資金在完成了半年的業績考核之后,會有一個再度釋放。而監管層近期的頻頻出面,讓更多的利好消息被市場所期待。
不過,據廣州萬隆統計,A股24年歷史走勢中,7月份下跌的年份有13年、上漲的11年,基本持平;而在2008年大熊市以及2013年年中錢荒時,7月收出小陽線。
今年7月A股可謂開門不利。7月1日,滬指收盤下跌5.23%,深證成指下跌4.79%,創業板指下跌3.47%。此外,半個多月以來股市的大幅震蕩也可能意味著7月不再是投資者心中安穩的象征。
東北證券策略研究經理沈正陽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經歷大跌之后,未來政策方向預計還是以維穩為主,會有一系列利好的政策相應跟進。
“在市場方面,由于投資者目前的情緒波動性比較大,需要等待多空雙方的繼續博弈才能見分曉。政策底估計在4000點左右,至于市場底還需要繼續磨合,跟政策底還會有一定的時間差。”沈正陽說。
廣發證券認為,經過6月市場急速調整,年初以來單邊上漲行情告一段落,成長股與藍籌股之間的風格切換短期或難見到;預計7月市場核心波動區間為4200點-4800點。
證監會接連“關切”股市
●6月26日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稱,市場雖然在短期內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但經濟企穩向好的趨勢更加明顯。
●6月29日
證監會官方微博發布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答記者問相關內容,稱兩融風險總體可控,強制平倉的規模很小。
●6月29日
證監會官方微博又發布一份“答記者問”,稱近期股市的下跌是過快上漲的調整,是市場自身運行規律的結果。
●6月30日
證監會官方微博轉發證券業協會答記者問,稱券商可向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提供接口。
●7月1日
證監會轉發中金所微博辟謠,稱外資做空A股市場傳聞不實。
?
?
6月A股
滬指跌11.4%
兩融連降8日
市值蒸發6萬億
超30億外資抄底
數說6月A股
回顧整個6月的A股,猶如一列過山車一般驚險。開局一路狂奔,在6月12日創下本輪牛市新高5178點后,突然急轉彎一路向下連破數個關口,半個月時間跌去逾千點。最后,6月A股以下跌11.4%、市值蒸發6萬億終結。
【大盤】 A股6月份蒸發6萬億
6月30日,滬指報收于4277.22點,與6月1日報收4828.74點相比,下跌551.5點,跌幅達11.4%。雖然監管層在6月底接連出臺救市政策,但也未能扭轉總體下跌局面。
A股市值也在一個月內縮水6萬億元。A股5月29日的市值為62.59萬億元,到了6月30日,這個數降為56.54萬億元。
興業證券7月1日收盤后直言,建議政府擺出一套真金白銀的“組合拳”救市。目前的股市,必須“國家隊伍”沖鋒在前、堵住缺口,才能終止恐慌。在期貨市場積極做多,并可以考慮限制賣空;階段性暫停公募基金的大額贖回。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就估值角度來看,A股的合理估值范圍也就是在3000-3500點之間。從實際來看,在本輪大跌之前,創業板高達151倍的市盈率,中小板94倍的市盈率足以說明估值水平已經嚴重溢價。從這樣的角度看,股市大跌本身蘊含著市值的正常合理調整。
【杠桿】 兩融余額連降8個交易日
“成也桿杠,敗也桿杠”,這輪牛市,杠桿資金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兩融余額從6月18日達到了本輪牛市的歷史高點2.27萬億元后,接下來的連續9個交易日持續下跌,截至6月30日,兩融余額為2.04萬億元,縮減1300億元。
兩融余額連跌壓力,已觸發券商迅速啟動兩融逆周期調節。
申萬宏源6月30日公布的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和標的證券最新調整情況中,新調入和上調折算率的標的證券共有17只。而國泰君安6月30日也公告稱,將上調滬深300部分成份股折算率,并相應下調融資保證金比例;此次調整涉及160只滬深300成份股,并于7月1日起生效。
中信建投證券的一位分析師向新京報記者解釋,券商兩融之前就是根據行情來自主調節的。漲多了下調,跌了會上調。對于兩融余額出現連續下降,主要是因為最近股市大幅回調所致,部分融資買入個股在此輪震蕩和回調中觸及警戒線,不得已選擇主動或被迫賣出來償還融資。
國泰君安的任澤平公開表示,帶杠桿的市場,要做好調整的控制風險預案。受監管政策和股市行情影響,6月配資規模發展幾乎停滯。未來,包括場外配資的走向主要依賴監管政策和股市行情。
【外資】 26億外資借滬股通殺入A股
近日,市場風傳南方基金香港公司、高盛等外資機構做空A股市場。證監會昨日表態,外資做空A股不實。從數據層面看,與市場猜測的相反,6月份有26億元外資通過滬股通進入A股。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交易研究所教授李永森對新京報記者稱,證監會的表態證實這些外資的操作符合相應規范。因為資本市場也是循序漸進的,外資目前對市場的影響并不大,主要還是境內資金在主導市場。目前這些外資主要還是在套保,是符合市場規范的。
與市場猜測相反的是,6月份有26億元外資通過滬股通進入A股。
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滬股通總額度余額為1464億元人民幣,相比上月29日的1490.71億元人民幣有所降低,顯示有26.71億元人民幣的外資在6月通過滬股通進入A股。
同時,外匯局官方網站6月30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外匯局分別發放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新增投資額度33.31億美元(約合206.5億元人民幣)和100億元人民幣。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