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這次公益訴訟分別以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為被告,訴訟理由是這些手機廠商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央視曝iPhone偷跑流量:每月可耗60元流量費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7-05 16:53

      7月1日,由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消保委)提起的一起公益訴訟案正式被法院受理。這次公益訴訟分別以廣東歐珀(OPPO)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為被告,訴訟理由是這些手機廠商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上海消保委是通過一次對比試驗得出這一結論,這次試驗是怎么做到的?又得出了哪些詳細結論?一起來看央視新聞《每周質量報告》調查。

      《每周質量報告》誰動了我的流量?

      對比試驗一:手機流量

      品牌智能手機竟會“偷跑”流量

      上海消保委一共購買了20款用于試驗的樣品,其中不僅包括蘋果、三星等國際知名品牌手機,還有華為、中興、小米、OPPO等國產品牌的主要產品。

      對于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在待機情況下“偷跑”流量問題,上海市消保委從中選出10款進行模擬檢測,這10款手機的品牌分別為海信、步步高(002251,股吧)、金立、小辣椒、三星、華為、聯想、索尼、諾基亞和蘋果。這10款手機中,有5款為運營商的定制機,其中華為、索尼是中國移動的定制機,諾基亞、小辣椒是中國聯通的定制機,海信是中國電信的定制機。

      在上海市質檢院電子電器家用電器質量檢驗所,檢測人員將這10款手機恢復為出廠設置后,插入相應運營商的SIM卡,放在同一環境中,在不人為開啟任何第三方軟件的待機狀態下,每隔24小時記錄手機的流量消耗情況。

      蘋果手機“偷跑”流量最多 一個月“偷跑”60多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消費者手機的流量使用情況,在運營商的官方網站上都可以查詢。檢測人員在對這10款手機開機注冊入網并進行120小時的待機試驗后,發現即使是在待機狀態下,“偷跑”流量的情況也非常明顯,竟然有多達9款手機都在開機注冊入網及待機過程中“偷跑”了流量。其中,中國移動定制的索尼、華為和中國聯通定制的小辣椒、諾基亞4款手機“偷跑”流量較為明顯,分別為4113KB、1037KB、589KB、4281KB。

      而在這10款手機里,“偷跑”流量最多的是蘋果手機,120小時內共“偷跑”了80MB(兆)流量。按照中國移動每110MB流量加油包收費15元的價格計算,消費者每5天被“偷”掉的流量,價值10.9元,消費者要為每個月“偷跑”的流量額外支付60多元。

      對比試驗二:預裝軟件

      OPPO手機預裝軟件數量最多 達71個

      上海市消保委在對流量消耗進行監測的同時,還對手機預裝軟件數量進行了對比試驗。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智能手機,預裝的軟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保證手機基本功能的系統必須應用程序,如電話、短信、相機和相冊等;另一類是商業軟件,如QQ、天氣、地圖、淘寶等客戶端。

      實驗結果發現,上海市消保委送檢的20款手機中,除一款無法開機外,其余19款手機,都預裝了不少軟件,其中最少的27個,最多的達71個,這款預裝了71個軟件的手機標稱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生產的OPPO牌。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寧海說:“它的視頻軟件就多達4個,譬如搜狐、愛奇藝等。”

      另外,檢測人員還模擬普通消費者的操作方式卸載手機中預裝的軟件。蘋果、三星和金立等3款手機,根本無法卸載任何預裝軟件。其余16款手機中,預裝了58個軟件的VIVO手機,可卸載軟件數最多,達到33個;最少的是預裝了30個軟件的魅族手機,可卸載軟件10個。而預裝軟件數量最多的OPPO手機,不可卸載軟件仍然最多,達47個,不可卸載軟件最少的手機是諾基亞,僅有18個。

      商家通過預裝軟件獲利 部分軟件卸載手機容量竟不變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檢測人員在卸載部分手機的軟件后,手機的容量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專家認為,這種現象說明,消費者看起來已經刪除的軟件實際上依然存在,根本沒有被物理刪除。

      上海消保委委托檢測人員透露了原因:“部分經銷商或廠商通過預裝軟件獲利,裝一個軟件多的話會有3到5塊錢,少的話也會有1到2塊錢。”

      預裝軟件危害:資費消耗+惡意扣費+隱私竊取+遠程控制

      手機預裝軟件數量多、難卸載,給消費者帶來的不僅僅是干擾正常使用。《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在2013年9月29日,就曾播出過《被預裝的風險》,節目揭示預裝軟件在影響運行速度、浪費手機流量的同時,還對手機預裝軟件背后隱藏的利益進行了深層次調查。

      在調查過程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手機軟件預裝行業利潤巨大,但潛在威脅隨之而來。北京一家手機軟件安全監測機構就發現,一款手機里的軟件暗中操控手機自動發短信,推送廣告,給手機用戶帶來資費和隱私的雙重損失。手機預裝軟件的種種危害,已經給廣大智能手機用戶資費和信息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對比試驗三:手機容量

      手機標稱容量與實際容量存差異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次上海市消保委組織的智能手機對比試驗,發現的另一問題是手機標稱容量與實際容量存在差異的情況非常普遍。業內人士介紹,對于手機容量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手機廠商在產品外包裝或者廣告中宣稱的容量,即為標稱存儲容量;另兩種為消費者只能在手機系統設置中查看到的實際存儲容量以及可使用存儲容量。

      記者調查發現,這次對比試驗用的20款手機,商家標稱容量普遍高出消費者實際可用容量。一款用于實驗的小米手機,標稱容量為8G,但消費者的可用容量僅有4.82G,可用容量僅為標稱容量的60%,而另一款同樣標注容量為8G的索尼手機,實際可用容量僅有4.26G,僅為標稱容量的53%。

      維護消費者權益 拒絕沉默

      據上海市消保委介紹,從2012年以來,上海消保委受理的手機類消費投訴案件都呈上漲趨勢,已經連續3年占到商品類投訴的第一位。另據有關機構統計,2014年,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超過了5億,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最多的國家。

      法律專家認為,智能手機上安裝的所有軟件,使用與否都應該由其擁有者決定,特別是連接互聯網等產生費用的使用,更是應該征得消費者本人同意。然而,上海市消保委這次對比試驗卻表明,許多智能手機上預裝的軟件,并沒有經消費者主動啟用,就在后臺悄悄聯網,“偷跑”流量,這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是一種侵害。上海消保委這次提起公益訴訟,可以說是目前法律框架下維護消費者權益為數不多的選項之一。

    ?

    相關鏈接:

    央視介紹日本自衛隊
    央視稱段瑩瑩打法像彭帥 點出其一大敗因
    紀錄片《遇見海南人》7月4日在央視播出 曾獲多項大獎
    央視介紹日本自衛隊畫面現機動戰士高達
    董卿或已低調回國 有望加盟央視挑戰類節目

    ?

    相關鏈接:
    董卿或已低調回國 有望加盟央視挑戰類節目
    央視介紹日本自衛隊畫面現機動戰士高達
    紀錄片《遇見海南人》7月4日在央視播出 曾獲多項大獎
    央視介紹日本自衛隊
    [來源:中國網] [作者:] [編輯:覃業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