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處是塔吊,現在塔吊也少了”
南充是川北地區中心城市,最近幾年房地產大規模發展,尤其是隨著大型開發商轉戰二三線城市之后,南充也開始了造城運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也在南充市多個區域看到,各類樓盤在這里生長,形成了若干個新城。
當地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介紹,2013年,萬科、綠地、碧桂園、中航、中南等房地產巨頭進入南充,此前數年間,南充也只引進了恒大和佳兆業兩家大型開發商。巨頭的進入也帶來了土地價格的走高,當地一塊片區的土地價格從2009年的280萬元/畝漲到了2013年的500萬元/畝。
得益于當時房地產密集開發,政府收入大幅增長。南充市財政年度預決算報告顯示,2013年,全市土地出讓收入124.4億元,同比增長161.4%。南充市財政局稱,增收大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全市房地產形勢好,土地出讓數量明顯攀升。
最近一兩年,當地房地產形勢開始下滑。上述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去年下半年一家大型開發商準備在南充投資,到處拉人已經組建好團隊,但是后來發現市場不好就停止了。以前一天要接到好幾個獵頭電話,現在一周可能接到一個,以前到處是塔吊,現在塔吊也少了。”
當地研究機構南房指數研究中心的報告稱,去年3月份后,受宏觀形勢影響,南充樓市供需格局悄然生變,在3月份~5月份的傳統旺季中銷量大幅下滑,6月份和7月份成交量達到年度最低值。雖然8月份和9月份開發商加大優惠使得回歸正常水平,但是年底仍冷清收場。
該機構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南充主城區商品住宅量價齊跌,成交均價466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5.57%。前述業內人士表示,在南充體育公園旁邊的兩個熱門地塊一直圍而不建一年了,“沒有塔吊證明主體沒動工,因為這兩個地塊地價都在500萬元/畝左右,樓面保本銷售價將達到7000元/平方米。”
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拿地熱情大減,土地市場承壓。上述機構報告稱,2014年上半年南充土地成交還延續2013年下半年火熱的市場行情,但從去年7月開始,由于房地產市場下行,開發商減少拿地,土地成交量開始一路走低,這一形勢延續至今。
實際上,南充市政府也考慮到土地市場的形勢,在2015年的財政預算中,將土地出讓收入安排降至69億元,比2014年完成數有較大幅度下降。南充市財政局解釋稱,原因是房地產市場尚未回暖,土地出讓收入有較大不確定性。
南房指數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南充市共推出126宗國有建設用地,面積5733畝,同比下降36.86%;共有68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成交公告,成交面積共計3254畝,同比下降55.35%,成交總金額35.85億元。
“除了藍光(地產)拿了兩塊地,今年還沒有聽到有什么大的開發商拿地。”前述業內人士表示,“以前政府經常帶我們去看地,現在也沒怎么帶我們去看,我們也沒有想再拿地,準備做完這個項目就不做了。”
他表示,2013年拿到的地今年將是樓盤上市高峰期,預計9月份會是密集上市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