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辦幼兒園“嗷嗷待哺”
布局欠合理幼師素質良莠不齊 辦園成本高教師待遇低流動性大
海口博愛幼兒園的老師帶著孩子們做游戲。本報記者侯賽攝
核心提示
據2014年的統計數據:全省共有幼兒園1806所,其中民辦幼兒園有1563所,占總數的近87%;全省在園幼兒31.3878萬人,其中就讀于民辦幼兒園的有24.3903萬人,占總數的近78%。
以上兩組數據有力地佐證了民辦幼兒園在學前教育階段肩負的重任。
其實,自2011年我省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來,省政府不斷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大力建設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和農村幼兒園,基本實現了每一個鄉鎮至少有一所公立的中心幼兒園。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現在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民辦幼兒園仍將承擔我省學前教育的主體任務。
近日,本報記者就民辦幼兒園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在走訪了城區和農村多家不同層次的民辦幼兒園,并走訪了包括一些新建的公辦幼兒園和公辦民營模式幼兒園后,對比發現目前民辦幼兒園發展存在諸多硬傷,譬如城區民辦幼兒園規劃不合理,過度集中的地區產生惡性競爭,幼師素質良莠不齊;農村民辦幼兒園師資力量水平普遍低下;全省專業幼師缺口大,待遇低,流動性大等等問題。
民辦幼兒園的重重硬傷該如何治愈?
“選幼兒園,更多的是憑運氣,不像選擇星級酒店,可以憑星判定。”
? 家長渴盼:家門口能有優質幼兒園
7月1日早上9點鐘,海口海甸島福安村富苑小區,3歲的王小軒正踩著玩具車跟小伙伴追逐打鬧。不一會兒,孩子的哭聲響起,原來是王小軒搶了比他小1歲的小伙伴的玩具。
“送孩子上幼兒園,就屬你嚷嚷得最早,怎么現在別人家孩子都送幼兒園了,你家的孩子還不送?”小軒已滿3歲,按理說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可他卻還待在家中。
說起不送孩子上幼兒園,小軒的媽媽劉女士一肚子苦水。特別是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經歷,仍讓她心有余悸。
孩子1歲半的時候,劉女士就開始考察附近的幼兒園,前后跑了10多家,比較分析了這些幼兒園的收費情況、戶外場地、衛生條件和安保設施等,最終敲定了離小區較近的一家民辦幼兒園。
“優質的大型連鎖幼兒園每學期的保教費至少1萬元,工薪階層的孩子顯然是上不起的,這所民辦幼兒園每學期的保育費是6000元,屬中上等水平,而且園區設施比較新,衛生條件也不錯。”劉女士告訴記者,就是這所當時看來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幼兒園最終讓她大失所望。
“孩子剛送去沒多久,有一天老師打電話告訴我孩子感冒發燒,讓我趕緊去接。當我趕到幼兒園一看,老師們都在吃飯,孩子卻被扔在一邊,哭著沒人管。”當時的情景,讓劉女士的心揪了起來,打那以后,她決定不再送孩子去那所幼兒園。
“并不是我過分敏感,在這件事之前,小軒已經表現出了一些異常。”劉女士說,小軒上幼兒園不到一個月時間,她從起初比較粘班上的一位老師,換成了粘另外一位老師,再后來就粘做飯的阿姨了。
“2歲半的孩子還不太懂表達,但是從孩子粘誰,就能看得出學校老師對孩子的愛護程度。”劉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選中這家幼兒園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家幼兒園都是小班教學,一個班只有10個孩子,她認為老師照顧得會更加周到一些,但結果卻讓她大失所望。
記者走訪了解到,像劉女士一樣,把戶外場地、園所新舊、設施條件作為首要擇園條件的家長占大多數。
“選幼兒園,更多的是憑運氣,不像選擇星級酒店,可以憑星判定。”劉女士也聽朋友介紹過一些好的幼兒園,但是一打聽才知道,好的幼兒園提前3年學位就招滿了,也就是說,孩子一出生,家長就得去排號。劉女士認為,海口的優質幼兒園實在太少了。
“不到1公里的路,有10多家幼兒園,比路邊的雜貨店還多。”
午飯前,小朋友將小手伸到老師面前,老師則認真檢查孩子們的手是否真的洗干凈了。本報記者蘇曉杰攝
? 城區民辦園:分布過度集中生源競爭激烈
幼兒園是不是真的太少?據海口市美蘭區教育局統計,美蘭區目前共有幼兒園178所,僅海甸島就有50多所。
據記者調查,目前海口的民辦幼兒園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全國連鎖品牌的中高端幼兒園,保教費每學期1萬元—2萬元不等,這類民辦園占20%左右;一類是中端民辦幼兒園,保教費每學期2000—3500元左右,這類民辦園與公辦園比,在軟硬件設施上存在一定差距,占70%—80%;還有一類幼兒園價位低廉,辦學規模較小,設備設施簡陋,辦園條件差,主要吸引低收入階層,保教費每學期800元以下,占10%左右。
在第二類比較普遍的中端民辦幼兒園中,美蘭區萬福新村幼兒園是辦園時間較長的一家幼兒園,園長徐春香接手這家幼兒園也有10多年時間。
對于家長反映的幼兒園太少、學位不夠問題,徐春香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徐春香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新辦的幼兒園越來越多,導致競爭加劇,生源流失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今年和去年相比就有超過20%的生源流失,這種情況還在加劇。”
“其實我們幼兒園的軟硬件設施不比一些新園差,只是裝修和外圍環境顯得陳舊些,很多家長只看裝修,更容易被新園吸引。”徐春香說,還有一些新園為了搶奪生源,頻頻降價打折,用送書包、送被褥等小手段來吸引家長。
“物價局給我們幼兒園核定的保教費標準是每學期2000元,如今競爭壓力這么大,我只能收1000元每學期,就算物價部門給批,我們也不敢提。”徐春香說道。
民辦幼兒園之間的競爭到底有多激烈?
“和平大道四東路與五東路之間,不到1公里的路,有10多家幼兒園,比路邊的雜貨店還多。”海口博愛幼兒園園長唐桂芳認為,由于缺乏合理規劃,幼兒園過度集中的現象并不少見,難免造成惡性競爭。
“很多人認為辦幼兒園是一樁好生意,其實不然。”在采訪中,不少幼兒園園長說過這樣一句話,徐春香深有體會,每隔3年她都會經歷一段辦幼兒園的“陣痛期”。因為她所租用的辦園場地,每隔3年漲一次價,10年內,房租由每月3000元漲到如今的每月2萬元。
“房東不肯簽長期合同,幼兒園又不容易搬,在價格博弈中,幼兒園并不占優勢。”徐春香給記者算了一下收支賬:每個月老師工資和房租的固定支出接近5萬元,一年下來總支出約60萬元,幼兒園有100多個孩子,一年的保教費加上伙食費算下來總收入也在60萬元左右。“不光不賺錢,還賠錢”,徐春香正重新開始思考幼兒園的去留問題。
為什么有家長直呼幼兒園太少?記者調查發現,幼兒園信息的不透明,造成了家長的擇園困擾。
家長李海華建議,政府應該建立一個如大眾點評網一樣的幼兒園網上注冊信息平臺,網上公開每個地區幼兒園的分布情況,家長可以參與到點評中來,給幼兒園打分,這樣可以對幼兒園進行有效監督,政府有關監管部門也可以從中獲得更加全面的監管信息。此外,這樣做還可以避免規劃不合理,幼兒園過度集中等情況。
“像剪紙、鋼琴、繪畫、音樂等專業的課程,非專業的老師根本教不了。”
? 鄉鎮民辦園:老師文化低,只能教識字和算術
相比海口城區民辦幼兒園過度集中,造成惡性競爭,我省有些學前教育發展比較滯后的農村地區,更多面臨的是幼兒園資源缺乏,師資水平低等問題。
7月4日,記者來到臨高多文鎮的金蘋果幼兒園。金蘋果幼兒園是多文鎮唯一的一所已經開園的幼兒園,創辦于2011年。園長鄭女士之前在海口一家幼兒園當了10多年幼師,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了解到家鄉缺乏民辦幼兒園,她回到家鄉臨高與丈夫陳華啟一起辦起了這家幼兒園。
據陳華啟介紹,幼兒園辦起來后,第一年招生80人,現在增加到190人。
“其實,我們這家幼兒園的最大容量應該是150人,但是我們的服務優質,尤其是幾乎門到門的校車服務,讓金蘋果幼兒園漸漸在當地樹立了口碑。”陳華啟告訴記者,周邊農村大部分的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很多孩子是留守兒童,無人接送上幼兒園。2011年他花了8萬元購置了一輛小型豐田考斯特來接送附近村子的孩子上學,讓他招攬到不少生源。
在陳華啟看來,農村地區哪個幼兒園有校車,哪個幼兒園就獲得市場話語權。
談起辦園的困難,陳華啟告訴記者,最大的難題是師資水平低,目前金蘋果幼兒園所有的老師都是初中文化,只能教簡單的識字和算術。
“雖然我們知道學前教育要更加注重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但是像剪紙、鋼琴、繪畫、音樂等專業的課程,非專業的老師根本教不了。”陳華啟告訴記者,從海口招聘專業老師對他們這個小地方來說,也不現實。
除了師資水平低的問題,困擾陳華啟的還有學童欠費問題。陳華啟說,金蘋果幼兒園如今的收費標準是一學期保教費1000元,伙食費一個月250元,校車費一個月50元,算下來,一個寄宿的孩子每學期花費近2500元。在農村地區,大多數家庭有至少2個孩子,算下來一個家庭的花費至少要5000元。對于不少打工的農村家庭來說是不小的壓力。
“現在一個學期已經結束,還有不少孩子這學期的費用還沒結。”陳華啟說,多文鎮洋黃村有8個孩子在金蘋果幼兒園上學,其中有6個欠費。有的孩子因實在上不起幼兒園,回到村子里直接上了小學。
幼兒園小朋友動手做小花送老師,表達對老師的愛。本報記者蘇建強攝
相比公立幼兒園的“鐵飯碗”,民辦園的優秀老師更愿意選擇公立幼兒園
民辦園PK公辦園:師資流失是最大挑戰
今年秋天,多文鎮中心幼兒園就要開園了。這是一家公辦幼兒園。
自2011年我省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以來,省政府不斷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大力建設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和農村幼兒園,基本實現了每一個鄉鎮至少有一所公立的中心幼兒園。
這家公辦幼兒園距離金蘋果幼兒園只有不到300米,這是一座漂亮的城堡式大型幼兒園。金蘋果幼兒園由兩層樓高的私宅改造的園舍,被襯托得寒酸不起眼了。
問起擔不擔心生源被搶走?陳華啟表示,雖然有一定影響,但他并不十分擔心。陳華啟的自信來自兩點原因:第一,他聽說公立幼兒園沒有校車,而他的園所里的幼兒有50%來自各個村,需要校車接送,這部分生源,公立幼兒園很難搶走。第二,他認為民辦幼兒園的服務意識和質量不比公辦園差。
今年年初,陳華啟又投入15萬元購置一輛全新校車。下半年,他的幼兒園要與旁邊的公辦幼兒園展開一場PK。
對于民辦幼兒園來說,雖然目前政府大力建設公辦幼兒園,但是公辦園數量上的不足,在一定時期內不會對民辦園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公辦園對民辦園的最大挑戰,卻是更多的優質老師被挖走。
唐桂芳告訴記者,這學期剛開始,博愛幼兒園就有兩名優秀老師考上公辦幼兒園而辭職離去。唐桂芳表示,雖然博愛幼兒園老師的工資待遇在業界已經算比較高的了,但相比“鐵飯碗”,更多優秀老師還是會選擇公立幼兒園,而隨著公辦園越來越多,以后還將面臨更多此類情況。
針對幼兒教師待遇低的普遍問題,唐桂芳表示,短期內要提高民辦幼兒園幼師的工資水平目前還不太現實,但相關部門應對民辦幼兒園加強監管,使幼師工資、社保等能落到實處,避免出現拖欠和克扣的現象。
另外,唐桂芳還建議,解決老師待遇問題,增加幼師對行業的忠誠度,可以借鑒其他省市的經驗,比如深圳采取按照幼兒園老師的師資年限對老師進行獎補,比如工作滿3年的幼師每月可多獎補工資300元,滿5年的幼師每月多獎補工資500元,工作滿10年的幼師每月多獎補工資1000元,并以1000元封頂。
瓊臺師專幼兒園師范學院常務副院長楊煥南指出,目前省內幼教存在巨大的缺口,而每年我省自己培養的幼師總數只有500人左右,全省有1800多所幼兒園,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因此他提議,可以借鑒其他省的做法,給予一些免費學前教育師范生的名額,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幼師專業,或者采取定向培養的方式。
提高幼師待遇與民辦幼兒園的經營創收是一個兩難問題
民辦園的困境:
辦學成本高 老師待遇低
2012年,阿霞從瓊臺師專幼師專業畢業后,來到海口龍昆上村的一所幼兒園當老師。別人眼中輕松的幼師行業對阿霞來說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兒。
“每天早上6點鐘就得起床,7點鐘開始打掃園所迎接上學的孩子,中午沒有休息的時間,孩子們休息,我們要看著,下午6點半等最后一個孩子送走了,才能下班。”阿霞告訴記者,按照幼兒園教師的配置標準,每一個年齡段的幼兒要配置“兩教一保”,即兩名教師,一名保育員。而現實中,很多民辦幼兒園達不到以上標準配備。
阿霞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幼兒園平均一個班有20多個孩子,只有一名老師看管。長期的高強度工作壓力,導致幼兒園老師流失非常嚴重。
幼教老師流失嚴重一直以來就是民辦幼兒園普遍存在的問題。除了工作壓力,工資福利待遇低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省民辦幼師的工資中高檔水平在2500元—3000元/月;平均水平在1500元—2000元/月,最低的還有1000元/月左右。
此外,職業發展缺乏上升空間;得不到社會尊重,被家長當做“保姆”看待;民辦幼兒園競爭壓力大等都是幼師流失嚴重的重要原因。
“幼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是一個需要投入更多愛的行業,3—6歲是小孩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幼教在這個階段起著重要作用,頻繁地更換老師對孩子的成長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從業二十多年的幼兒園園長廖素珍對此非常憂心,但她認為提高幼師福利待遇與民辦幼兒園的經營創收又是一個兩難問題。
民辦幼兒園沒有財政補貼,自負盈虧,前期投入巨大,租金、日常運營成本較高。“海口這么多民辦幼兒園,為什么工資都提不高?關鍵還是運營成本的問題。”一家全國大型連鎖幼兒園園長告訴記者,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有些高端幼兒園每月收費2000元甚至3000元,主要就是成本壓力,每家幼兒園的保教費都要上報物價部門審批,如果成本核算達不到申報的費用,也不可能通過。
“為什么同樣軟硬件的幼兒園有時在收費上會出現很大差別?我認為成本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作為辦學者,我希望做普惠教育,盡可能降低幼兒園收費,但這也需要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徐春香表示,物業費問題和場地租金問題是很多民辦幼兒園面臨的普遍性難題,但是目前政府還沒有一個規范的標準來進行管理。民辦教育作為一種公益性事業,她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對幼教事業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據行內人士透露,一些小區開發商和物業公司利用小區配套幼兒園謀取過高的利潤,抬高物業租金等,增加了這些民辦幼兒園的運營成本。因此建議政府出臺政策,小區幼兒園建好后由政府部門出面招標,綜合考慮競標方的辦學資質和辦學能力,決定中標者,這將比單一考慮費用等更利于降低運營成本。
?
?
?
?
?
?
相關鏈接:
幼兒園園長丈夫涉強奸幼女被刑拘
海口一幼兒園內驚現馬蜂窩 消防隊員“火攻”將其摘除
天津一幼兒園宿舍發生重大殺人案件 現場5人死亡
重慶幼兒園用臭肉做包子餡 多名幼兒肚子痛
臨桂:幼兒園門口殺父搶子嫌犯自首 交待殺人事實
重慶一家幼兒園要求暑假上課 否則可能被開除
男子幼兒園門口搶走男童捅死其父親 孩子已找到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