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13日消息(見習記者 曾毓慧)九年如一日,洪慶芝騎著一輛破舊的電動車奔跑于鄉鎮間,一直秉持公心與熱心,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用樸實的行動,在踐行“三嚴三實”中體現了一名基層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即便是在病痛臥榻的時候,洪慶芝仍念念不忘手頭上的工作,忍著病痛,將手頭上的工作逐件逐件地囑咐給同事……連日來,村民、低保戶、同事都在深情追憶洪慶芝生前的點點滴滴,揮淚送別這位優秀的村干部。
二弟的貼心
想申請低保,卻忍著不提
48歲的洪慶參是洪慶芝的二弟,家境并不好,夫婦倆帶著兩個孩子,一家四口人擠間大約30平方米的房間里。
房子被洪慶參隔成一廳一房,所謂的客廳,只擺放著一個“大屁股”老舊電視機,還有一個小電冰箱,除此,并無其他家電。而在靠里側的房間,并放著兩張床,“我跟老婆睡一張床,兩個小孩睡一張床。”屋里的木柜已有裂縫,小書桌顯得陳舊,雜物堆放一地。
看得出,洪慶參是個老實人,他說,村里有人跟他說過,“你大哥是管低保的(負責村委民政工作),按照你這條件,申請低保肯定沒問題;即便條件差一點,只要你大哥點點頭填下表格,這事不就成了?這樣你每個月至少能多拿幾百元,還有油和米……”為這事,洪慶參說也有好幾次“心動”,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了,如今兩個小孩都已經讀小學了,家境一直沒有起色,但洪慶參一直沒向大哥洪慶芝提及過申請低保一事。
“我了解大哥的脾氣,可能是我申請低保的條件還差一點,要不就是大哥覺得村里還有比我更沒錢(貧困)的人,應該把名額讓給別人。”洪慶參說,也許在別人眼里,沒找大哥申請低保“不合乎情理”,但這么多年過去了,洪慶參從未埋怨過這位當村干部的大哥:“我真的很敬佩大哥的為人”。
村民的痛心
忍著腹痛,搬運低保油米
2015年春節時,洪慶芝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病痛纏身,但其身體已在明顯走下坡路。他為村里低保戶奔波的干勁,村民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頭。當洪慶芝病逝噩耗襲來,村民無不痛心。
玉豹村村民王日良清楚地記得,春節前幾天,他去石山鎮辦事路過鎮政府民政辦公室時,看到洪慶芝一個人在忙著清點、搬運低保戶的慰問油米。“要搬上三輪車,運回村委會發放給低保戶。”王日良記得,當時大概有四五十袋大米、四五十桶花生油以及餅干等,“他說要過年了,大家都忙,所以就抽空一個人來搬。”此時的洪慶芝身體已明顯消瘦,氣色很不好,體力也不支,每搬運兩個來回就要蹲下來歇歇,再繼續搬。
“他說這陣子老是吃不下東西,不知道胃痛還是怎么一回事,時不時還用拳頭頂著腹部止痛……”王日良是個熱心人,于是喊來三輪車司機,大家幫忙著將貨物全部搬上車。當天中午,將慰問品搬運回村委辦公室后,由于有些低保戶家沒有電話,顧不上歇息的洪慶芝又騎著車挨家挨戶通知領取……那天,當夜幕落下時,仍有好幾個低保戶沒有過來領取油米,洪慶芝于是又將慰問品載上電動車,挨家挨戶送過去……
“估計那時就已發病了,只是我們都不知道,他自己也總是那么忙,顧不上去醫院看病……”看著這么好的村干部就這么走了,王日良顯得很痛心。
同樣為洪慶芝病逝感到痛心的還有典讀村村民吳坤清,在去年超強臺風“威馬遜”中,吳坤清大哥的房子被刮倒了,由于大哥文化水平低,口齒表達又很不利索,申請翻建看起來非常麻煩。洪慶芝得知情況后,前前后后跑了好幾趟,幫忙開具、整理各種翻建材料,“他話很少,為村里人辦事真不圖啥,真是個好干部……”
妻子的憂心
早出晚歸,半夜整理材料
“一大早5點多,天還沒全亮,就有低保戶或者村民來找他辦事,有時晚上要準備睡覺了,還有人過來敲門找他……”回憶起洪慶芝的點點滴滴,妻子陳班風疼惜之情溢于臉上。
她說,在丈夫擔任美安科技新城項目所在的二片組長時,負責量地與征地工作,同時要顧及村里低保戶工作,以及村民危房改造手續。那陣子,丈夫經常忙得分身乏術,經常是一大早就出門,到了晚上才回來,“桌子上,床頭上,都擺放著工作材料,厚厚的一疊,而且,他一再叮囑我這些材料很重要,千萬不要亂翻動。”好幾次,陳班風半夜睡醒,看到丈夫還在忙著填寫各種材料,“當時,我就怕他身體扛不住……”
一個多月前,洪慶芝腹痛發作的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受。經妻子陳班風再三勸說,洪慶芝終于答應向村黨支部書記王一川請假去醫院看病。可是,就在等待醫院檢查結果的次日,閑不住的洪慶芝又頂著烈日跑回村里測量土地,“征地測量的工作不能拖著,那可是政府的重點項目……”
幾天后,醫院傳來一個噩耗:復查結果顯示洪慶芝已到癌癥晚期,回憶起剛獲悉病情的那一幕,陳班風眼中再次泛起淚花:“他總是那么忙,吃得少,睡得少,把身體累垮了……”
阿婆的傷心
暴風雨里,背起老人轉移
得知洪慶芝走了,83歲的黃阿婆顯得很神傷,反復念叨著“他對老人很有心,干活也很苦,人是好人……”
去年7月,超強臺風“威馬遜”來襲在即,由于村莊處在水庫下游,鎮委、村委很擔心水庫堤壩扛不住,于是要求村民,尤其是老舊瓦房里的村民轉移至安全地帶。可是,村里偏偏就有兩位老人不肯走,其中一個就是黃阿婆,另外一個則是她102歲的大嫂。
吳坤清是洪慶芝的初中同班同學,當時他親眼看到,雨越來越大,風越來越急,雖然洪慶芝等村干部多次耐心勸說,但黃阿婆及其百歲高齡的大嫂就是不肯離開自家老宅,“說是要守在家里看著糧食,看著衣服被子,還嚷嚷說這么大年紀了,就算是要死,也要死在自家屋子才安心……”
最后關頭,洪慶芝當面承諾,一定會幫忙看好阿婆家里的東西,并立即安排了幾名年輕力壯的村民負責夜間巡邏等,黃阿婆這才同意從屋里轉移出來。由于擔心地滑,洪慶芝二話不說就背起黃阿婆轉移至2公里開外的臨時安置點美嶺小學,“我趴在他背上,跟他說我能走,我走不動了再背我,但他就是不肯放下我……”回憶起那一幕,黃阿婆反復念叨著那句:“他真是好人……”
臺風后,洪慶芝仍掛念著兩位老人,中秋、過年時,他均帶著月餅、水果等來看望老人。事實上,兩位老人并不是低保戶,換而言之,帶給老人的慰問品,全是洪慶芝自掏腰包買的。
延伸閱讀
洪慶芝的公心
在同事眼里,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作為一名村干部,洪慶芝對工作盡職盡責,很有公心。
陳大江是石山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被安排擔任駐美嶺工作組組長已7個月。與洪慶芝共事的數月征地測量工作中,他對洪慶芝的“拼命三郎”般的干活勁兒十分佩服。陳大江說,由于涉及到利益,最初不少村民不愿配合,都在“觀望”別人。為動員村民配合測量,洪慶芝拉上工作組成員,先從自家地開始量起……接下來,有些村民愿意配合測量,“說句不好聽的話,征地測量工作是個苦差事,最容易吃力不討好了。”因為,少量了村民的田地,村民的利益會受損,會跟你較勁;可洪慶芝是一個很有公心的人,他常對村民說:“雖說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但我不能多算你的地,不然國家的錢被多拿了就不好了……”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他真的很有責任,很有擔當,鎮里開會常表揚他。”這一點,得到了村黨支部副書記王一富的肯定。他說,為更精準地測量一份地,幾乎每一次,洪慶芝與工作組成員都會反反復復在田間地頭量好幾個來回,忙到中午一兩點才放下手中的活兒吃飯,那也是常有的事兒。陳大江也記得,可是,春節前后那段時間,他胃口明顯不好,大家都在吃飯,他就扒拉了幾口飯就吃不下了,就蹲在那狂喝水。
相關鏈接:
洪慶芝:是村官,更是貼心的父母
孫新陽:學習洪慶芝 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
海口高新區赴美嶺村開展黨員活動 學習洪慶芝同志先進事跡
鄉親追憶好村干部洪慶芝:“他對群眾的事很上心”
秀英區美嶺村委會副主任洪慶芝:燃燒生命為百姓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