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的經濟運行數據。從整體上看,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雙引擎”的“三雙”部署正在加快實現,中國經濟正朝著速穩質優、行穩致遠的方向發展。
????一是經濟增速高于預期,基本面向好趨勢沒有改變。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經過初步核算,我國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96868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增速持平,均為7.0%。應當說,在全球經濟總體低迷,發達經濟體復蘇乏力、一波三折,新興經濟體增速下行、物價高企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上半年能夠保持7%的增速,實屬不易。一方面,從世界范圍看,中國經濟增速依然明顯快于發達經濟體,也好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逐步企穩;另一方面,從國內情況看,7%的增速也回應了諸多經濟學家的擔憂,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甚至有人預計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會掉到7%以下。事實上,上半年兩個季度都穩定在7%的增速,為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估計全年經濟實現7%甚至7%以上的平穩增長,我們有很強的信心和把握。
????二是經濟結構繼續優化,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是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主攻方向。從產業結構看,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于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新興產業、小微企業作用更加凸顯,生產小型化、智能化、專業化逐步成為產業組織的基本特征,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業態、新產品、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化的趨勢還在延續,產業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從內需結構看,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養老家政健康消費、信息消費、旅游休閑消費、綠色消費、住房消費等方興未艾,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在不斷夯實,也在不斷增強。而隨著中西部鐵路、棚戶區改造、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網等公共投資的加速,社會資本積極性的激發,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性作用也在不斷加強。
????三是經濟質量穩步提高,發展效益持續改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同比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可喜可賀。居民收入增加,說明民生有實實在在的改善。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同比名義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3%。從整體上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這是經濟質量穩步提高的重要體現。此外,今年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9%,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應當說,隨著官員考核手段的改進,在“不唯GDP”的政績觀導向下,中國經濟在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中國質量”升級版取得明顯成效。
????四是經濟政策精準實施,發展態勢繼續向好。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是我國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的重要創新。今年上半年,黨中央、國務院保持定力,精準施策,鎖定“靶點”,采取“滴灌”、“噴灌”的方式,不斷提高宏觀調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價格水平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1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6月份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0.4%。應當說,價格水平雖然處于溫和趨緩區間,但總體上位于預期的合理區間之內,這得益于有力有為的宏觀調控政策。從貨幣政策看,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3.34萬億元,同比增長11.8%,狹義貨幣(M1)余額35.61萬億元,增長4.3%,流通中貨幣(M0)余額5.86萬億元,增長2.9%。這樣松緊適度的貨幣供應量,既避免了“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也避開了政策的多變性和不連續性,有力地穩定了市場預期,增強了市場信心,推動中國經濟向著速穩質優,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的方向持續發展。(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
相關鏈接:
中國經濟“半年考”交出合格答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