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誓言白頭,如今選擇放手。多少美好的承諾,逐漸失色模糊。
根據民政部近日公布的數據,去年依法辦理離婚363.7萬對,按此計算,中國每千人中就有5名在去年辦理離婚。從2002年開始至今,我國離婚率就一路走高,穩定的婚姻家庭結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
穩定的婚姻結構面臨沖擊
民政部近日發布的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依法辦理離婚363.7萬對,比上年增長3.9%。從過去的談離婚沉重,到如今“離婚沒啥大不了”,人們的婚姻觀仿佛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改變。
記者梳理近年來民政部公布的數據發現,從2002年開始,國人離婚率就一路走高。2002年,我國粗離婚率僅有0.90‰,2003年達到1.05‰,到2010年突破2‰,2014年粗離婚率已經高達2.7‰,是2002年數據的三倍。
離婚率走高的態勢從各地民政部門公布的離婚數據中同樣可以得到佐證。2014年上海辦理離婚登記53244對,這意味著每天都有超過140對夫妻勞燕分飛,其中辦理離婚登記的人群中,超過七成在30歲至40歲之間,近95%的離婚原因是感情不和或破裂、性格不合;江蘇有178899對夫妻在2014年離婚,即每3分鐘就有一對夫妻各奔東西;重慶市近年來當年離婚對數與結婚對數之比一直保持在1:3……
中國婚姻家庭工作聯合會發布的《中國人婚姻家庭安全報告》指出,僅從離婚統計數字來看,其攀升速度令人震驚,從1979年到2012年,全國當年離婚對數與結婚對數之比已從4.7%上升到23.4%,其中,北京、天津、廣州等大城市的這一比例已接近或超過30%。
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一筠說,國人的婚姻觀念三十多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本穩定的家庭婚姻結構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
婚姻為什么如此脆弱?
在專家看來,造成婚姻不穩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觀念變化、立法變化、責任心弱化、社交媒體和明星效應等都成為離婚潮之因。
——觀念變化助“離婚脫敏”。
近年來,國人觀念發生巨大變化,離婚已經不再是一個敏感詞,讓生活在不幸福婚姻中的人們,尤其是女性有了結束一段婚姻的勇氣。一些專家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出于對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追求,能主動提出離婚,走出不幸福的“圍城”,這是值得肯定的。
——立法改變致離婚成本降低。
一位律師告訴記者,隨著婚姻法相關司法解釋的出臺,經濟上強勢的一方在離婚中財產受到的損失大幅度變小,弱勢的一方主張權益的難度變大,部分人群還出現了多次離婚現象。
——責任心變淡和新時尚令婚姻脆弱。
婚戀問題心理咨詢師明麗說,“80后”“90后”中的獨生子女較多,在婚姻生活中也表現得比較“任性”,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夫妻雙方所必需的包容和忍耐,一點瑣事的爭端就有可能導致離婚。
缺乏責任心使得婚姻在面臨各種誘惑時往往難以抵御。陳一筠說,陌陌、微信一類應用程序,特別是“搖一搖”、自動定位等功能的增加,成了坊間俗稱的“出軌利器”,沖擊了一些原本就已脆弱的婚姻關系。
——明星效應剝奪婚姻神圣感。
越來越多的明星婚姻中以前不為人知的一面被展示在公眾面前。舒心說,從小看著明星分分合合成長起來的“90后”青年,很多人都看到了聚光燈下“完美婚姻”的破裂,婚姻對他們來說缺少神圣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離婚率升高的背后,還有不少假離婚現象。圍繞著房產、子女讀書乃至供暖費,不少居民加入了“假離婚”的隊伍中。
不輕言放棄,不要說說而已
復旦大學顧曉鳴教授說,婚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婚姻的維系首先需要夫妻雙方端正態度,增強責任心,包容對方的不完美,倡導慎重對待婚姻的態度。
專家指出,要打好“婚姻保衛戰”,僅僅依靠當事雙方遠遠不夠,政府部門、社會組織、法律系統等都需要有所行動。
同時,社會大環境也需要有所改變。在婚姻“觸礁”時,曾經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居委會調節要跟上人口流動性增加的新形勢,社會化、專業化的婚姻咨詢機構也要分流其中一部分的咨詢和疏解功能。在婚姻破裂邊緣,可借鑒國外設立冷靜期的經驗,試點推行預約離婚制度。
?
?
?
相關鏈接:
湯唯談跨國婚姻:我嫁給外國人還挺勇敢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