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靠在鄱陽湖岸邊的捕螺船。本報記者 徐黎明攝
連日來,有關鄱陽湖非法捕撈螺螄的報道引發關注。7月23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即日起到月底,我省漁政部門將在鄱陽湖縣際行政交界水域、非法捕撈現象嚴重水域、群眾舉報反映強烈的重點水域開展一次打擊非法越界捕撈的專項整治行動,以規范漁業捕撈秩序,維護湖區穩定。
非法捕螺已形成產業鏈
近年來,隨著捕魚收入減少,一些漁民將目光盯向螺螄,各種非法漁具亦花樣翻新。數據顯示,當前,鄱陽湖區每日有上百艘漁船捕撈螺螄,每天約有200噸螺螄從湖底撈起,一個月就有6000噸。
“上個月,每公斤螺螄售價1.2元,這個月降至0.8元。盡管如此,那些非法捕撈螺螄的漁民仍然收入不菲。” 據環保志愿者介紹,鄱陽湖螺螄正在以一種滅絕的方式被捕撈,由此帶來后果必然是水生物生態鏈被破壞。
知情人告訴記者,這些螺螄除了部分上百姓餐桌,大部分則流向江蘇、浙江等地用做水產養殖的飼料,非法捕撈螺螄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條。在鄱陽湖沿湖區多個碼頭,有專門負責捕撈的漁民和負責收購的老板、專門負責運輸的車輛,還有直接用鏟車裝載螺螄的專業隊伍。
“每天傍晚,在都昌碼頭等待裝車的大貨車排隊等候,被捕撈上船的還有一些小魚小蝦。”當地漁民說,因為使用的網具是耙網,網格很密。
對此,環保人士憂心忡忡。鄱陽湖生態專家說,采用這種網具,以機械化方式在湖底進行地毯式掃蕩,勢必改變湖底水草、貝類等水生物的生存環境。這些湖底動植物還是魚兒和候鳥的飼料,過度捕撈會影響鄱陽湖魚類和鳥類的生存境況。
嚴打破壞漁業資源捕撈行為
現行的《江西省漁業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使用小于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行捕撈。
省漁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行的最小網目尺寸標準太寬松,容易讓不法分子鉆空子,導致濫捕行為大行其道。為此,該局近期將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漁網網目調查,并邀請了網具專家參與。
據介紹,此次調查,目的是要摸清鄱陽湖區的漁網網目使用狀況,對其標準作出修改調整。調查結束后,將會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并對現行的《江西省漁業條例》需要修訂的內容,一并提交省政府法制辦,通過省人大常委會,對法規進行修改。
針對愈演愈烈的非法捕撈螺螄行為,省漁政部門在鄱陽湖開展專項整治。據介紹,此次涉漁綜治維穩及非法捕螺專項整治從7月23日起,為期9天。涉及都昌、永修、星子、湖口、鄱陽、余干、南昌、進賢、新建等縣。漁政部門將聯合水警展開行動,全面巡查鄱陽湖區漁業水域,重點巡查撫河塘南段水域(老撫河徑口老橋至昌萬橋一帶水域)、金溪湖、焦潭湖、南疆湖(楊喜洲)、東湖、瓢山周邊等跨市、跨縣交界重點水域,老爺廟江豚保護區、龍口江豚保護區,以松門山水域為中心的水域,蛇山至黃金咀、新建縣昌邑茶湖等糾紛易發水域。
“我們將嚴厲打擊機械吸螺、機動底托網、電鍍炸魚、使用密眼定置網等破壞漁業資源的各類非法捕撈行為。”據介紹,漁政執法部門還將開展憑證生產執法檢查,嚴厲打擊涉漁“三無”船舶,打擊破壞江豚等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區環境的行為。
?
?
?
?
相關鏈接:
"氣功大師"王林弟子鄒勇被傳沉尸鄱陽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