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一早,中紀委再度“清晨打虎”,7時40分,中紀委網站通報“環境保護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張力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十八大后環保系統的“首虎”就此落馬。
今年63歲的張力軍已從環保部副部長位子上退休兩年多。從2004年12月至2013年2月,張力軍曾任環保部(2008年3月前為國家環保總局)副部長,長達8年多。
根據公開的簡歷顯示,張力軍1952年出生,吉林樺甸縣人。1969年12月,17歲的張力軍在吉林省磐石縣長崴子公社汶水二隊插隊。插隊后,張力軍曾在當時的東北工學院求學,1975年12月畢業于該校的有色冶金系。
畢業之后,張力軍在吉林市鍺廠參加工作,起步于一名車間代理技術員。在1993年之前,張力軍的工作經歷主要在老家吉林,他用不到14年的時間,從一名車間技術員做到當時的吉林省環境保護局局長。
1993年,張力軍調任中國環境報社社長。在此崗位上,張力軍干了4年,1997年,張力軍開始任職當時的國家環境保護局計劃財務司司長,此后任規劃與財務司司長、污染控制司司長。
2004年12月,52歲的張力軍開始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躋身省部級官員序列。2008年3月,國家環保總局“升級”為環保部,張力軍繼續任環保部副部長,直到2013年退休。
根據公開報道,任職環保部副部長時,張力軍分管的領域頗為關鍵,包括污染防治與減排、環境執法等。
公開報道顯示,卸任后的張力軍,就北京空氣治理頻頻“發聲”。其言論包括,治理好北京空氣不用個15、18年很難;汽車尾氣排放是北京污染“罪魁禍首”,等等。
今年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張力軍曾表示,環境保護執法隊伍目前面臨著真正的執法人員過少的現狀,如果這些方面不加以改進,環保執法將困難重重。對于北京的霧霾,張力軍認為,汽車尾氣排放是目前造成北京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
環保系統的腐敗問題曾在今年2月被中央巡視組點名指出。去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第三巡視組對環境保護部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專項巡視。
今年2月,中央巡視組在對環保部的反饋中提出,未批先建、擅自變更等環評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存在,背后隱藏監管失職和腐敗問題;有的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違規插手環評審批,或者開辦公司承攬環評項目牟利。
此外,巡視組直指環評技術服務市場“紅頂中介”現象突出,容易產生利益沖突和不當利益輸送,環評機構資質審批存在“花錢辦證”現象,后續監管不到位。此外,把關不嚴、批而不管、越權審批不僅導致污染隱患,而且加大權力尋租空間,地方環保部門環評審批中腐敗問題易發。
當時巡視組還稱,“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已按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及有關部門處理。”
?
?
?
相關鏈接:
環保部原副部長張力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