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中國出口美國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做出“雙反”終裁,這已是繼2009年“特保案”之后,美國第二次針對我國汽車輪胎產品發起貿易救濟措施。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一些亞非拉國家也開始“跟風”對中國輪胎采取“雙反”措施,面對接踵而至的貿易摩擦,我國外貿企業的會計制度和產業補貼政策的有必要啟動規范化調整。
美對我國輪胎出口
再揮“雙反”大棒
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中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對美國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的肯定性終裁報告,并遞交美國商務部,由于美國商務部此前已裁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該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按照流程,美國商務部將于8月3日對中國輸美輪胎發布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令。
早在2009年,美國便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三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別關稅。此次是美國繼“特保案”后,再度針對我國汽車輪胎產品征收高昂關稅。
值得關注的是,一些亞非拉國家也開始“跟風”對中國輪胎采取“雙反”調查。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6月,巴西外貿局對中國農業或林業用機械輪胎啟動反傾銷調查。7月,南非輪胎生產商公開譴責泛濫的廉價進口輪胎產品,并期望今年9月前提交對中國輪胎反傾銷調查申請。印度企業也要求對來自中國的貨車及公共汽車用子午線輪胎發起反傾銷調查。
“2001年以來,近20個國家對中國輪胎發起‘雙反’調查,隨著美國制造業回流、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等因素疊加,當前我國輪胎業遭遇他國‘雙反’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卓創資訊輪胎分析師郭娟說。
或沖擊
中國出口輪胎企業利潤率
實際上,一直以來美國都是中國輪胎出口的重要市場。根據大宗商品研究機構卓創咨詢整理的數據顯示,即使是美對華輪胎“特保案”執行最為嚴格的2010-2011年,中國輪胎仍然占據美國市場20.5%~26.5%的市場份額。此次美對我輪胎“雙反”落實后,將直接影響我國主要輪胎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及在美市場份額。
根據美國商務部此前公布的終裁結果,此次“雙反”波及的中國輪胎廠商將被征收14.35%-87.99%的反傾銷稅和20.73%-100.77%的反補貼稅。兩項關稅疊加后,一些企業進入美國市場須支付相當于產品價格1倍多的關稅。
有業內人士指出,幾年前“特保案”加征的最高35%的關稅還能被國內企業和國外客戶消化掉,那么這一次更高的關稅對中國輪胎企業將是致命一擊。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統計,美國此次“雙反”涉及金額33.7億美元,直接影響我國35萬輪胎產業工人的就業問題。
“對于我們中國的企業來說,利潤肯定受到擠壓;稅率提高了,我們的輪胎在美的銷售價格肯定也相應提高,由此會帶來訂單量的減少。”山東一家輪胎企業外貿市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應密切關注他國效仿帶來的貿易風險
受訪專家擔心,美國常是帶動國際貿易摩擦連鎖反應的“導火索”,此次美國對華“雙反”引起中國其他輪胎出口國家的恐慌,更多國家可能跟風效仿,導致我國相關企業受損,貿易風險亟待密切關注,提前應對。
首先,規范我國出口企業的會計制度。中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梁丹妮提出,應對“雙反”調查時,企業要把內部會計賬簿等作為證據提交,由于賬冊不規范,往往會影響證據采信,當前統一規范外貿企業的內部會計制度迫在眉睫。
其次,有關部門應引導行業協會開展反制策略調研,及時采取反制措施。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建議,輪胎協會牽頭研究國外“雙反”策略,提出反制申請,政府利用國際貿易規則,主動對他國貿易侵權行為開展調查和制裁,做到“敲山震虎”,給他國以警示,遏止貿易摩擦“多米諾骨牌”效應。
最后,加快行業轉型步伐迫在眉睫。有專家預測,美國對中國出口輪胎“雙反”的裁決可能會使處于過剩產能狀態的中國輪胎業重新洗牌,一部分劣質產能將無以為繼。
受訪專家建議,我國輪胎企業應把重心放在技術革新上,掌握自主知識產權,便不會輕易受到國際貿易的制裁。同時,行業內部應積極實施兼并重組,發展一批具有品牌優勢的大公司,消化輪胎業過剩產能,使中國輪胎擺脫“低價”“低質”的標簽。
?
?
?
相關鏈接:
狼狗咬爆警車輪胎被馴服 路人調侃稱想當警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