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雙創之星走進安徽(合肥)“眾創空間”主題互動活動現場。中國政府網 馬娟 攝
從“小微”到“小強”政府的這只手怎么推?
我是來自安徽青年電子商務產業園的嚴俊,我是退伍軍人創業的。我有一個問題:現在有很多的創投基金,政府也出臺了一些創投基金的政策,我們如何申請、怎么用?對創業者來說,我們始終要面對的就是風險,我們要承擔的也是風險。
合肥市經信委主任李海鷹對小微企業的情況非常熟悉,他在現場說,小微企業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關鍵詞,小微企業像女孩“小薇”一樣,年紀輕、未定型、潛力大,多數沒有自己名下的工作場地,靠租房子辦企業,它們是最活躍的經濟群體,也是最脆弱的群體。
一組數據驗證的他的這一說法:全國50%的稅收、60%以上的GDP增長、70%的專利創新,80%左右的進出口、90%以上的新增就業,都是中小企業創造的。我國現在有中小企業1000多萬家,其中90%屬于小微企業,所以我們就看到一個不能自圓其說的悖論:一方面無論是就業、技術創新、稅收等的貢獻,中小企業都占了半壁江山,但是,他們得到的資源卻遠遠達不到這個比例。
化解“小微”融資難是一道世界性難題。題目越難,對政府的挑戰越大。要解決這一難題,李主任說,要有盡量精準的“微”政策,引入政府擔保機制,政府以最少的財政投入,推動銀行信貸、社會資金與小微企業實現高效對接。小微企業一般以個人信用基礎上的貸款,政府要成為最后的貸款擔保人。目前合肥市也一直在探索建立政府主導的、專門服務于小微企業的基金。政府致力于把“小微”企業變成“小強”企業:高效、創新、有生命力、造血能力強,而不是一味求大。(中國政府網謝筱淼)
?
?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召開“雙創”工作動員大會 拉開攻堅大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