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察團”成員走上街頭,記錄海口“雙創”進展。 記者 張俊其攝
雙創微拍志愿者在博愛路拍攝不文明行為。 記者 張俊其 攝
明珠廣場旁的南寶路,以前常見車輛亂停亂放,現在整治后道路暢通有序。 (觀察員黃小訪 攝)
海秀東路彩虹天橋整潔干凈,堪稱“雙創”天橋衛生整治示范點。 (觀察員 梁德志攝)
偶然拍到街邊小伙彎腰撿起垃圾瞬間,“雙創”從我做起。 (觀察員 顏明攝)
中山街道工作人員對解放西路“門前三包”進行督查并勸導店鋪人員,店員隨即把店前垃圾和鋪設的地毯收起。 (觀察員 劉英 攝)
干凈整潔的海口一角。 (觀察員 李建濤 攝)
天橋旁的一處衛生死角。 (觀察員 王玲 攝)
逆行危險! (觀察員 黃青青 攝)
明珠廣場旁路邊賣檳榔的小販不少,一些嚼檳榔的人隨地吐汁,很難清洗。 (觀察員白愛萍 攝)
要午休,也得注意影響啊! (觀察員 王楊潔 攝)
海口網8月17日消息(記者 陳小萍)8月16日上午,海口晚報雙創“微拍”活動——文明觀察團成員走上街頭,前往解放西路、博愛北路、海秀東路等多個路段,尋找身邊的文明或不文明現象。成員們邊走邊拍,認真看、仔細記、客觀評,認為經過一段時間整治,海口的整體環境有改善,但細節有待進一步提升。
贊:街道衛生越來越干凈
上午9時30分許,文明觀察團來到解放西路。一下車,文明觀察員們便迅速進入狀態,一路“走看拍評”。
“你看,這里變干凈了,沒有亂擺亂賣的小攤販,交通秩序也有了明顯好轉,解放西路變靚了。”觀察團成員吳亞雅表示,以往的解放西路人行道幾乎都被各式各樣的小吃攤擠占得滿滿當當。很多行人也習慣性地在買完小吃后,將垃圾隨手一扔。加上很多小吃攤賣的食物很油膩,攤主往往也將洗滌后的污水直接傾倒在路邊,整條街道不僅常常污水橫流,垃圾遍地,也讓環衛人員很難清理。
如今,經過連日來的整治,解放西路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我一定要用手機拍下來。”說完,吳亞雅便將照片傳到了自己的微信上,“無圖無真相,光是我說的話,身邊的朋友肯定不會相信。”
在博愛北路,一家服裝店的工作人員正在認真打掃門前衛生,觀察團成員李建濤當即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幕。他告訴記者,一連走了幾條街,能夠明顯感覺到街道變得整潔,衛生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這其中不僅有執法人員的努力,很多店家也能夠更自覺地加入到“雙創”隊伍中,“尤其讓人感到欣慰”。
憂:細節有待進一步提升
不過,與主干道的干凈、整潔、有序相比,一些小街小巷卻仍然存在著不少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當來到海口第一市場東側的大東路上,眼前的景象不禁讓文明觀察團的成員們緊皺眉頭。只見并不寬敞的路面被眾多菜農菜商占滿,地面到處都是污水,顯得非常潮濕,腳下還容易打滑。
“來買菜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人,路面這么濕滑,很容易發生意外。”觀察員易圣飛說,這條路相對較為偏僻,平日里可能并不起眼,“雖然容易被忽略,但還是希望執法人員也能夠重視這樣的小街小巷,同時希望商家能夠杜絕占道行為,保持路面的整潔,以免導致老人小孩等發生意外滑倒的情況。”
此外,文明觀察團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在水巷口、新華南等路段,整體的環境衛生已得到明顯改善,但仍有一些市民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值得關注。如行人、電動車闖紅燈,電動車駛入人行道或逆向行駛,市民隨手亂扔垃圾等。
觀察團成員吳贊拿出手機抓拍了一些不文明行為。他認為,整治環境衛生相對容易,但糾正市民的一些陋習卻需要時間的積累,所以文明觀察團也應該更多曝光這些不文明現象,讓更多市民意識到養成良好習慣的必要性,這樣才有助于從根本上為“雙創”工作出一分力。
?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蘭舉行城管執法人員“雙創”誓師大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