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照片
據媒體日前報道,她5歲時成為“童養媳”,之后4年里經歷8次被拐賣,一共只上過兩年學。如今,25歲的金萍已在新疆昌吉成家生子,她希望能找到自己的親生母親。昨日,華商報記者采訪了金萍,她說:“當媽媽后才體會到母親的不易,我就想找到她,問問當時為什么那么做。”
5歲時成為“童養媳”
昨晚,金萍告訴華商報記者,她依稀記得離開家的情景。當時她5歲,有兩個哥哥、兩個妹妹,一個夏日的上午,家里來了一對夫婦和另一個陌生人,“他們和爸媽聊了一會兒,之后媽媽問,這三個丫頭哪個給他們?爸爸指了指我。”之后,媽媽給她洗了澡,換上了粉裙子和新涼鞋,讓她跟著那對夫婦走。
金萍說,那對夫婦家離自己家不遠,她記得是走路去的,上午出發,下午就到了。新“家”里有4個兒子4個女兒,除了兩個女兒和最小的兒子外,其他姊妹都已成家。新“媽媽”對她很好,吃飯時都把她抱在腿上喂她吃。后來,她聽鄰居都在說,她是“童養媳”,將來要嫁給那家大她4歲的小兒子。
金萍說,新“媽媽”患有癌癥,那年冬天就病逝了。不久,“爸爸”又娶了老婆,“后媽”經常打罵她,她每天都得上山撿柴,還得做其他家務。有一次她因為燒煳了胡蘿卜,被“后媽”用勺子敲頭,流了很多血,至今頭上還有疤,“那一塊再也沒長出頭發。”
4年內又被轉賣8次
金萍說,她的親媽曾去看過她兩次,她向媽媽哭訴在新“家”的遭遇,哭求帶她回家,但都被拒絕。之后,媽媽再也沒去看過她。
第二年,村里來了耍雜技的人,說能帶她去“找媽媽”,讓她“享福”,金萍就趁上山撿柴時跟著他們走了,先是去湖北,后來又去了河南。
金萍說,帶她走的男子家里孩子也很多,糧食不夠吃,后來就以500元的價格把她賣給另一戶人家。女主人和“姐姐”都不喜歡她,還把她趕去豬圈睡覺。在那家待了一年多,她又被轉賣給別人。
金萍告訴華商報記者,每一次轉賣她都記得,除了去天津待過半個月外,每次買賣都是在河南境內。她常常會被“退貨”,“因為我脖子上長了一塊粉刺,他們買回去發現了都怕是瘤子,就把我退了。”7次買賣后,現在的養父出500元,把她“帶”回了家,那時她9歲。
自稱已釋然,不恨母親
金萍說,養母很早就去世了,養父和兩個“哥哥”一直對她很好。她到養父家的第二年進小學讀一年級,但只讀了兩年就退學了。“我的學習成績特別好,養父說怕我書讀多了要離開去找親媽,就不讓我念了。我都是長大后自學的。”
2009年,金萍跟“大哥”一起去新疆打工,2011年遇到現在的老公,兩人2013年結婚,去年有了女兒。
金萍說,成為媽媽后,她體會到當母親的不容易,“當初我媽不要我時,她心里一定也是很煎熬的,所以我想找到她,問問當時為什么那么做,是不是有苦衷,我想要個解釋,給自己一個交代。”
金萍說,今年2月,她曾在寶貝回家網注冊信息,志愿者一直在幫她,不過至今還沒有什么進展。她還和河南打拐部門聯系過,也采了血樣,“他們說,只要拐賣我的人還活著,早晚要回去,一定能抓到。”金萍說,在經歷種種苦難后,她已經釋然了,不會怨恨母親,甚至如果母親生活得困頓,她也愿意承擔養老的責任。“我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來自哪,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感覺活得稀里糊涂的,我就想找到她,問問她。我不恨她,不然也不會想找她。”
金萍說,她記得媽媽個子挺高,臉上和她一樣,有很多痣。“我還記得管爺爺叫‘公’,結合我零散的記憶和生活習慣,很多人說我可能是湖南人。”
?
?
相關鏈接: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