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70年前,日本侵略者投降,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傷痛、罪證卻延續至今——那是一雙雙深陷的眼眶,是一具具無言的尸骨,是一面面斑駁的墻壁,是一個個正在被淡忘的遺跡。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東方“萬人坑”遺址埋葬3萬具尸骨 幸存者講述日軍暴行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8-19 08:53

      編者按:

      76年前,日本侵略者入侵海南,荼毒瓊島,燒殺擄掠,遺留下一段慘絕人寰的屈辱呼喊。

      70年前,日本侵略者投降,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傷痛、罪證卻延續至今——那是一雙雙深陷的眼眶,是一具具無言的尸骨,是一面面斑駁的墻壁,是一個個正在被淡忘的遺跡。

      繼“鬼子來了”、“尋訪海南健在慰安婦”系列報道之后,南國都市報今起推出“硝煙歲月之侵略遺跡”。本報記者遍尋全島,去尋找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遺跡,去探訪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罪證,去看望逃出勞工營地的健在老人,去回顧那段正被漸漸淡忘的歷史……

      3萬具尸骨埋葬于此

      東方“萬人坑”遺址

      幸存者至今難以名狀的傷痛

      70余年風吹雨打,東方市八所港南邊,當初用來關押、摧殘勞工的兩座監獄沒有倒下;“日軍侵瓊八所死難勞工遺址”(也稱“萬人坑”)還在。

      它們是那段歷史的見證;是日本侵略瓊島、掠奪資源、涂炭生靈的見證。

      1939年秋至1942年底,為掠奪海南石碌鐵礦的礦產資源,日本侵略者強征、誘騙、押解中國勞工和多國戰俘,修建八所港、鐵路。工程結束時,3萬多人被折磨致死。

      “看著工友們一個個倒下,卻不敢哭出聲,內心的壓抑和無助所造成的傷痛,至今也忘不掉……”年已9旬的張老桃和張仁常記憶力雖大不如從前,但每當提起侵華日軍犯下的殘暴罪行,她們的思緒都會被帶回到那段地獄般的驚恐和絕望中去。

      重拾的記憶

      傷痛仍在歷史不容遺忘

      如今,侵華日軍侵瓊八所死難勞工監獄(簡稱“勞工監獄”)已順利完成500米的整體平移工程,入駐到埋有死難勞工和戰俘遺骨的“萬人坑”東部遺址內。

      8月6日中午,記者來到“萬人坑”東部遺址看到,兩座用紅磚蓋起的勞工監獄仍沒有倒下。不過,其中一間勞工監獄被他人用挖機將西面的圍墻和屋面毀壞,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根根裸露的鋼筋。

      “只要不聽話或者反抗的勞工,就會被關進這兩座監獄里折磨、摧殘,這是侵華日軍犯下殘暴罪行的鐵證。”東方市博物館秦館長說。

      八所村是離“萬人坑”最近的村子。記者隨后來到村里,尋找一切有關“萬人坑”那段悲慘歷史的記憶。

      午后的村委會大院外,村里的不少老人和中年男女聚在這里拉家常,孩子們在一旁玩耍,有說有笑。

      談到“萬人坑”和“勞工監獄”,村民們的表情不由地凝重起來。雖然他們中幾乎沒有人親歷那段遭遇,知道多點的也只是從父輩們口中聽說過。

      親歷那段歷史的人,如今起碼都已90歲上下。村委會干部告訴記者,像這樣的老人,村里現在也找不出幾個。

      不過,記者到來的消息很快在村子里傳播開。沒多久,一位抱著孫子的阿婆來到村委會大院外。她的媽媽當年給侵華日軍做過工。

      走了五六分鐘,繞過三四條小巷,阿婆一刻都不愿停息。她說,要快一點帶記者到媽媽身邊,讓更多人知道那段歷史。

      阿婆的媽媽叫張老桃,1924年生,今年91歲。再次重拾那段悲慘的歷史,老人變得不安和緊張起來。

      老人十幾歲就去給侵華日軍做工,因為年紀小,力氣不足,她當時主要負責挑水、搬磚,一天拿到的報酬是3到5毛錢(軍票)。

      張老桃的丈夫也被日軍強征去做苦力,每天的工作就是用牛車拉鐵給工人建鐵路,獲得的報酬在5毛錢到1塊錢。

      “我們每天從早上干到晚上,沒有休息,也吃不飽飯,日本鬼子就像惡狼一樣,要是惹他們不高興,不僅拿不到報酬,還要忍饑挨餓,甚至遭到一頓毒打。”老人哽咽道。

      據老人回憶,有一天一批勞工密謀逃跑失敗后,侵華日軍用卡車將他們拉到一片沙灘上,讓他們自己挖坑,而后再殘忍地用刀將勞工的頭砍掉,就地掩埋。還有,一個高高壯壯的大學生,好像因為反抗,也被殘忍地殺害……

      在給侵華日軍做工的幾年里,張老桃老人飽受屈辱,也時刻擔驚受怕著。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就會和這些死難勞工一樣,倒在日軍的刺刀下。

      “這種咬牙切齒的恨!怎能忘得掉?”對于已步入遲暮之年的張老桃老人來說,日軍當年犯下的殘暴罪行仍歷歷在目,每一次的重拾,都是為了告誡后人:傷痛仍在,歷史不容遺忘。

      無聲的傷痛

      看著工友被殺害不敢哭出聲

      90歲的張仁常和張老桃是同村人,兩位老人都是侵華日軍制造“萬人坑”的親歷者、幸存者。

      8月7日中午,在女兒和孫子的陪同下,行動不便的張仁常老人堅持來到村委會大院,與記者聊起那段悲慘的歷史,老人情緒變得異常激動。

      老人說,她永遠不會忘記侵華日軍第一次進村的場景,“不管大人小孩,見到就殺,村里很多男人都被強征去做勞工,也包括自己后來的丈夫”。

      老人清晰地記得,因為吃不飽肚子,有一名勞工去撿侵華日軍丟在地上的冬瓜,不想,竟遭到侵華日軍一頓棍棒毒打。還有一名勞工,侵華日軍用電將其擊昏迷后,再用水澆醒,然后再電擊,反反復復。兩人都被折磨到不省人事,才被拖進勞工監獄。至于這兩名勞工最后是死是活,老人自己也不知道。

      “不聽話或是反抗都會被打,很多工友被活活折磨致死,而我們卻只能偷偷地哭,否則要是被日軍發現,也難逃一頓毒打。”老人說,當年內心的這種壓抑和無助所造成的傷痛,她至今無法忘記。

      鬼子的蠻橫無理可謂滲透到方方面面,比如逼著勞工學習日語,不會就要忍受皮肉之苦。在給日軍做工的幾年里,為了生存下去,除了乖乖地學日語,張老桃和張仁常別無選擇。如今,兩位老人仍會說一些簡單的日語。

      “媽媽以前經常給我們講日語,還挺流利。”張仁常老人的女兒符家瓊說,那會兒自己還小,也根本無法體會,日語和鬼子給媽媽那一代人造成了多么大的心靈創傷。

      殘暴的罪行

      同批2200多名勞工僅6人活下來

      侵華日軍犯下的殘暴罪行,張老桃和張仁常兩位老人講述的只是冰山一角。

      東方文物管理所在1995年關于“日軍修建八所港及制造八所‘萬人坑’之始末”的資料中,援引了趙彥富、何根等幸存勞工親述,更加詳實地還原了那段悲慘的歷史。

      來自江蘇句容縣的趙彥富,于1940年8月和同縣2200多人,作為第二批勞工,被日軍誘騙到海南島。

      趙彥富回憶,船在海上行駛了20天,途中死了一些人。到八所上岸后,他們被安排住進兩間大草房,睡通鋪,連翻身都困難。每天凌晨5點,日軍、漢奸把頭就拿著皮鞭、吹響哨子催促工人下床,動作慢的,輕則遭辱罵,重則難逃皮鞭抽打或腳踢。下床后,胡亂喝點霉米粥,就由荷槍實彈的日軍點名押去上工。日軍規定上班時間不準休息,尤其是做水泥活時,幾天幾夜得不到休息,不知累死多少勞工。偌大的港口完全靠工人的雙手建造,工人們超負荷的沉重勞役,換來的只是每天3.6兩霉米和6兩紅薯干(均為十六兩秤制),根本填不飽肚子。

      勞工遭遇的折磨遠不止于此。趙彥富講述道,因沒有醫生,生病的勞工只能等死,他當時在日軍設在八所的醫院,就親手埋過許多死人。起初用柴燒,后來因燒不過來,直接拉到“萬人坑”里埋。

      與此同時,日軍、漢奸還肆意的殺戮,手段非常殘忍。如其臭名昭著的十大刑法:“水電交錯”、“吊飛機”、“折骨”、“割筋”等。

      就連當年參與礦山開發的日本人河野司在其著作的《海南島石碌礦山開發志》中也承認:這么多勞工擠住在一起,如此艱苦的生活,再加上沉重的勞役和缺醫少藥,連個傷風感冒頭疼腦熱都得不到治療,時間一長,勞工們便成批染上霍亂、天花、瘟疫等流行性傳染病。在流行性傳染病泛濫期間,每天死掉的勞工數十至百人不等,加上工傷事故,日軍、工頭殺害的,每天要死去勞工百余名以上。

      趙彥富回憶,工程結束時,同一批上島的2200多人僅6人活了下來。而36批廣州勞工,則僅剩40人。

      抹不掉的鐵證

      8編織袋被再次掩埋的遺骨

      今天八所港及八所“萬人坑”遺址所在的這片沙丘,當年叫做八所潭或通海灘。

      據東方文物管理所關于“日軍修建八所港及制造八所‘萬人坑’之始末”的資料中記載,侵華日軍在3年時間里共強征、誘騙兩萬多名勞工和押解千余名英國、印度、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國的戰俘,在八所潭這片荒涼的沙灘上建沙岸人工港。兩萬多名勞工在瓊西南極其惡劣的環境中,在日本鬼子的屠刀及漢奸的皮鞭下,建起了八所港,同時也命喪于此。工程結束時,僅剩勞工1960余人。加上建設鐵路死難運入“萬人坑”內埋葬的勞工,逾3萬多名勞工的尸骨埋滿了這個被稱為“萬人坑”的整片沙丘。

      此外,1984年秋,文化部門曾雇請當地兩位老人收斂地表上的遺骨,共撿了8編織袋。隨后再次進行掩埋安葬,撫慰死者。

      一條條隕落的生命,一根根被再次掩埋的遺骨,兩座沒有倒下的勞工監獄,三亞鐵路遺址……這些都是侵華日軍制造“萬人坑”永遠抹不掉的鐵證。

      “從小奶奶就經常給我講‘萬人坑’,我會銘記那段國恥家仇。”張仁常20歲的孫子符國儒跟記者說。

      時常提起一段歷史,是為了告誡后人不能忘記。幾十年來,張仁常和張老桃兩位老人一直都在這樣做。

    ?

    ?

    相關鏈接:

    廣電總局否認限播抗日劇:抗日“雷劇”要整治
    揭秘中國核武“老兵”:18枚東風5可攻美本土
    晚報“老兵”陳小龍: 退休12年每天詳讀海口晚報

    ?

    相關鏈接:
    晚報“老兵”陳小龍: 退休12年每天詳讀海口晚報
    [來源:南國都市報] [作者:姚傳偉 王小暢 陳少玲] [編輯:楊雨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8一19|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男人桶女人j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 伊人五月天婷婷| 紧缚调教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9|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精品剧情v国产在免费线观看| 国产卡1卡2卡三卡网站免费| 44luba爱你啪|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三级带日本三级带黄首页|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性a一级毛片| 美女视频黄视大全视频免费的| 国产特黄1级毛片|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求乳魂h肉动漫在线观看| 曰批免费视频试看天天视频下| 人人看人人添人人谢|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对白受不了了|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人人观看的免费毛片|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