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爐火純青。中國頑石雕刻藝術創始人、著名石雕藝術大師王家順先生,近幾年進入井噴般高產創作時期,他大膽利用各類新型材質開創新的材質領域,不斷拓展雕刻創作空間,先后創作完成了30噸獨石雕牛、開創了用菩提子雕刻人物、三七根雕刻人物等全新雕塑藝術領域,令人嘆為觀止。
近日又傳佳訊,王家順大師居然用鎳隕石破天荒地雕刻了一只羊!創作可謂驚世駭俗,前無古人!
鎳隕石吉羊
眾所周知,鎳隕石是宇宙飛來的石塊,經過高速飛行,與大氣磨擦燃燒形成高溫,導致其高密度十分堅硬。隕石墜地由于與大氣磨擦燃燒體積已很小,加上強大沖擊力往往砸入地表深處很難發現。得到一塊隕石素材,已是寶貝,雕成藝術品,更是寶中之寶!何況,鎳隕石稀少難見,可謂是諸隕石中的珍品。
用堅硬的鎳隕石雕塑作品,相當于在鐵塊或鋼塊上雕塑,其難度可想而知。但王家順大師竟然就用這塊鎳隕石圓雕出了一只羊!不僅身形逼真,而且眼耳口鼻角俱全!無怪乎友人詩贊“敢雕天下石鐵鋼,只因手有金鋼鉆!”這是人類世界第一件人工雕刻的鎳隕石藝術品!也是人類拓寬雕塑藝術向前邁進的一大步!
鎳隕石素材從表面看呈灰黑色,剝開表面后才發現,里面具有相當細膩的質感,呈發光的銀灰色,尤如銀合金的質感!鎳隕石雖然難雕,但王家順大師對這件作品的創意、構思和雕制卻并不含糊。大師有意留下一塊三角形的原材料充作底座,羊便端臥其上。作品為一健狀的羔羊,羊頭昂首俯視,端莊安祥,雙耳不垂不蹺,但卻勢存隱威,雙目平視,不傲不卑,兩只幼角剛剛冒出頭頂,蓄勢待發,似有君臨天下之感。
吉羊 攝影馬軍
王家順大師為何要將如此珍貴的鎳隕石材料設計成這樣的造型和內涵?因為“羊”在人類古老的圖騰文化中就是“陽”!也亦是太陽的變相!此俗具有世界性!至今仍在世界多個民族和宗教中沿傳。
人類原始時期傳說,一年四季循環,導致氣溫有冷熱交替出現,源于太陽神每年一生一死的變化:小太陽在年首的子時誕生,邊循行邊成長,從兒童到中年、壯年,循環至年尾衰老,并在一年最后一天的亥時死去,死去的瞬間又誕生一個小太陽。氣溫也隨著太陽神兒童、青年、老年的不同階段發生冷熱變化。太陽神就這樣年復一年生死循環,所以名伏羲(復兮)。中國古代十二地支以“子”為一月,就是指小太陽誕生之月之時日。古代神話故事“鳳凰涅槃”,就是伏羲太陽神生死循環的正版傳說。
“羊”在古代圖騰文化傳說中就是太陽的變相!太陽原始時期在漢語中的稱謂并不呼“太陽”,而稱“日、螺、神”等,古代專用“羊”祭祀太陽,由于挑出的祭羊注定要與日神交通,倍顯神圣,古人便把祭羊稱“太羊”、“青羊”等,也亦至大神羊之意。久而久之,又將“太羊”一名反傳給了天上的太陽。文字出現后,又造字分指,所以“陽、羊”同音。因此,“子、羊”都是太陽的變稱,只不過“未羊”是剛剛腹孕的小太陽,“子”是剛剛出生的小太陽,二者在圖騰文化中均有“羔羊”變相,并多用“羔羊”表達。所以中國宋代《古三墳書》說“子其未生”,即“子”來自“未羊”的成長!
三星堆文明、金沙遺址研究專家、人類圖騰文化學創始人白劍先生認為,“羊”亦太陽變相之俗具有世界性。《易經》中的“三陽開泰”之述,傳統的圖騰畫就用了三只羊表“陽”;《五行》規制東方屬青,“青羊”也是“太陽”。道教一直將太陽稱“青陽”、“青羊”、“青神”。成都“青羊宮”就是古代專祭太陽的東方祭點,名卻用了“青羊”宮。宮內的圣物也是一只代表太陽的“青(銅)羊”。古希臘十二星座第一座就是“白羊座”。“白羊座”在西方圖騰文化中就是“羔羊”,也具有 “(羊)子”的屬性,再加上“白”亦《五行》規制的西方之色,“白羊座”一稱就表西方羔羊(未羊),其稱及內涵與中國十二地支中的“子”和“未”在本質上完全一樣。《圣經》中的耶穌本是太陽神的人格化,但也有“羔羊”變相。早于《圣經》時代數千年前,歐洲古人就有類似耶穌羔羊變相的太陽神崇拜了。佛教、美洲、非洲均有以“羊”為日神崇拜之俗。
王家順大師的這件作品就取意于“羊、陽”意境!如果把這只神羊端臥的三角形底座看作立體的金字塔形,再把它銀灰色的光亮看作太陽的光輝,同時聯系它本來就是來自天空的隕石,也亦天降“寶運”!那么,這只臥在金字塔頂端的羔羊便如君臨天空,似太陽神從容、安祥地俯瞰著整個世界,又似一只臥在金字塔頂端的小太陽,觀注著宇宙間的云云眾生,無私地把溫暖的光芒灑向人間,呈祥降福,護佑人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