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現場
捐贈證書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8月19日上午,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將部分親歷抗戰老人的口證全媒體史料送到北京,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羅存康說,這批口證是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這是我們在內容收集方式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以往,對侵華日軍暴行的佐證多以物證為主,口證方面沒有系統收集,這批史料填補了口證收集的空白。
2014年7月7日,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發起“抗戰口證大搶救”征集活動,以“口述歷史”的形式,用文字、圖片和視頻,記錄珍貴的抗戰記憶。活動推出后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共征集“抗戰口證”搶救線索數千條。一年多時間里,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組織采訪報道了100多位親歷抗戰的老人,并從中選取30位抗戰老人的音視頻,制作成全媒體紀念冊,作為口證史料。
這些史料里,既有參與抗戰的老兵口述戰斗歲月,也有見證抗戰的普通民眾回憶戰亂年代,涉及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緬北滇西反攻作戰等一系列重要戰役,不少侵華日軍暴行史料是首次發現。
口證史料中,有關侵華日軍的暴行令人發指。老紅軍樂志雄回憶“鬼子將三歲孩童用刺刀挑死,刺穿幼兒尸體,舉在槍頭的刺刀上”;抗戰老兵雷永發記得“哪個女人不愛漂亮?可是那些女孩子在家里,聽見鬼子來了,就把鍋煙子往臉上抹”;戰地記者李大年說“有一天,我出城突然看見城頭上吊著個人頭,往下滴血,這種吊人頭我親眼看見的就有兩三回”。還組織了重訪武漢抗戰遺跡、大學生暑期尋訪抗戰紀念館、接力尋找抗戰英烈安息地、慰問抗戰老兵等線下活動,邀請了300多位知名網絡大V、高校官方微博管理員、湖北日報大學生記者等,重訪宜昌、黃岡、武漢等地的抗戰遺址,聽老人們講“打鬼子”的故事。活動在論壇和微博上點擊率逾千萬。
羅存康副館長代表紀念館向湖北日報頒發了《捐贈證書》,他說,“抗戰口證大搶救”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活動,希望更多的個人和機構投身其中,我們將整理收藏好口證史料,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警醒激勵更多的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