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下午,受省農墾集團工會和東方妙喜慈善服務促進會的邀請,2012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高秉涵,為省農墾集團職工做了一場中國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講座。其實,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將一名曾參加過武漢會戰的老兵骨灰送至三亞的親屬手中,預計明日骨灰將送至三亞。
20多年來,臺灣居民高秉涵義務尋親,將100多個在臺灣的抗戰老兵骨灰帶回他們在大陸的老家,因此獲評2012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逃亡路上生死就在一瞬間,如果沒有那些老兵給我飯吃,就沒有活著的我。”為了報恩,他20多年前開始義務送臺灣老兵骨灰回大陸。最初是山東菏澤老鄉的骨灰,在獲評“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后,他名聲大噪,求他幫忙尋找骨灰的人很多。
2012年,高秉涵接到了老兵吳志程弟弟的委托,希望能幫他尋找到哥哥。吳志程是薛岳部隊的士兵,當年從三亞逃至臺灣。高秉涵告訴南國都市報記者,兩年來,他多方打聽,終于打聽到吳志程,但已經去世,骨灰就在當地的軍人公墓。辦了很多手續,他才從公墓中將骨灰取出。待他聯系吳志程的弟弟時,才得知吳志程的弟弟也已去世。通過廣西臺辦,他聯系上了吳志程弟弟的女兒,得知她在三亞,于是踏上了赴瓊送骨灰之路。
期間,高秉涵還特意帶著骨灰去了武漢,這里是吳志程曾參加過的一次重要戰役的地方。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不僅要帶他魂歸故里,還要帶他魂歸他曾經作戰過的地方。”
“許多老兵以為日后能回到故鄉,在臺灣終身未婚,他們孤老一輩子。”高秉涵在臺灣的家,通常是孤獨老兵聚會的場所。最多的時候,他的家中放置6個骨灰。年幼的女兒經常抱怨他帶這么多骨灰回家,晚上都不敢上廁所。長大以后,女兒漸漸理解父親,并成為父親的一大幫手。高秉涵說,現在他和老伴年歲已高,有的老兵骨灰離家很遠,接送骨灰的工作都是兒女完成。高秉涵的工作得到全家人的支持,特別是他的妻子。“我只是擔心他的健康,不影響身體就好。”他的妻子石慧麗說。
如今,在高秉涵看來,他的所作所為已不是報恩,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他把此看作大愛。“我的人生價值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付出多少,我要發揮我的人生價值,付出給那些被遺忘、需要光明的人,把愛給他們。”他堅信愛付出越多就積攢越多,永遠不會枯萎。
高秉涵告訴記者,明天他將啟程前往三亞,親手將吳志程的骨灰送到其家屬手中,讓老兵圓了返家的夢。
?
?
相關鏈接:
大慶90歲抗戰老兵目睹兩次屠村 首次任務深夜鋤奸立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