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信用卡發卡總量不斷增長 超四成“呼呼大睡”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8-24 15:38

      柏可林 攝

      近年來,各銀行信用卡的發卡總量雖然在不斷增長,但數據顯示,各家銀行發出的信用卡超過四成躺在用戶的家中“呼呼大睡”。據粗略估算,銀行因此而浪費的資金成本高達數百億。分析人士指出,除了合理發卡、降低費用等方式,提升活卡率最核心的辦法還是銀行加強差異化服務,提升內在競爭力。此外,與移動互聯網消費金融相結合,推陳出新也是破解信用卡活卡率的一條出路。

      提起銀行卡,大家都不陌生。只要你持有效證件,到銀行柜面辦理,就能很快擁有一張銀行卡。但辦了卡,持卡人卻長期閑置不用而使卡處于休眠狀態,顧名思義,也就成了“休眠卡”,或者“僵尸卡”。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普通人辦卡的原因五花八門,有工資卡、房貸卡,有熟人安排辦的“人情”卡,還有專門購物消費的銀行卡,然而相當一部分銀行卡很少使用或從未用過。

      “我們也不想辦那么多的銀行卡,但實屬無奈,工資、房貸、水電費等在劃轉時,肯定不會放在一張卡上的,要是再遇到工作變動、買賣交易等情況出現,勢必又會增添銀行卡,其實,有些卡我們使用的頻率不高甚至根本就沒有使用,也沒有想過要去進行銷戶,都想著萬一要用的時候,省得再去辦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位“休眠卡”持有者道出了這樣的心聲。

      事實上,近年來,針對銀行卡的收費政策不斷出臺,如一張閑置的借記銀行卡卡中余額低于一定數額時,每年就要支付至少10元的年費和12元的小額賬戶管理費。

      休眠的借記卡產生的費用看來不是很多,但對于不常使用的信用卡給持卡人帶來的費用可能會出乎人們的意料。按照國際慣例,信用卡通常都要收取年費。目前,國內各家銀行對辦理信用卡的客戶,第一年多數免收年費,第二年開始收取數額不等的年費(有的銀行規定,信用卡刷滿一定次數,可以免收年費)。如招商銀行的普通信用卡年費是100元,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對激活后長期不使用的信用卡都要收取年費。

      值得注意的是,“休眠卡”除了增加持卡人的理財成本外,還有可能傷及個人信用。IT程序員劉宇告訴記者,他有一次信用污點就是因為“休眠卡”。

      “上大學時,我和同學一起辦了張信用卡,但很少使用。去年買房貸款時,銀行說我有信用污點,不能辦理房貸業務,查閱相關信息后發現,原來是上大學時辦的信用卡欠了年費。”所幸通過還款和恢復信用,劉宇順利地貸到款,沒有對其造成更大的影響。

      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建議,申請人、持卡人要充分了解所選用的銀行卡功能、使用方法、收費項目、收費標準、適用利率及計算公式等信息,并索取信用卡領用合約妥善保管。同時,要及時清理手中的“休眠卡”,否則個人信用就會產生不良記錄,直接影響到貸款的審批。

      信用卡變“休眠卡”

      在全民進入“刷卡”時代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廣大年輕人,已經習慣用銀行卡取代現金消費。不過,記者調查發現,隨著辦卡及用卡次數的增多,很多人的借記卡或信用卡長期處于休眠狀態。

      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白領孫萌被自己的信用報告嚇了一跳,上面顯示其名下信用卡賬戶竟然多達11個。“我一直用的只有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兩張信用卡,從未注意過自己居然辦過這么多卡。”

      據孫萌回憶,她的第一張信用卡是在南京上大學時辦理的。后來,在銀行工作的同學、朋友多次找孫萌,希望她能辦張信用卡,幫忙完成發卡“任務”。

      “辦卡時說,只要不激活就不收年費,所以我陸陸續續辦理了幾張信用卡,具體是多少張,我也不記得了。”孫萌說,在朋友的指導下,

      最近查看了個人信用報告,著實讓她吃了一驚。

      “銀行每年的收費標準都在變,會不會因此規則改變,導致個人信用報告上產生不良記錄?”面對信用報告上多個信用賬戶記錄,孫萌一臉茫然。

      “只要信用卡申請被銀行批準了,卡片發了,即使沒激活,也會出現在持卡人的信用報告里。”工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用戶也不用過分擔心,自2009年開始,按照銀監會規定,未經持卡人授權,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信用卡激活前,不得扣收任何費用,普通信用卡沒有開通是不收年費的,不會影響信用記錄。

      不過,記者在隨后采訪中了解到,雖然有此規定,但個別銀行的某些特種信用卡,不管是否激活,一旦持卡人簽字確認,銀行就會收取年費,如此一來,持卡人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拖欠信用卡年費的信用記錄。

      值得注意的是,“休眠卡”自行銷戶后,大部分銀行是不會主動通知持卡人的。一些大的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發卡量很大,“休眠卡”的存在給銀行帶來了諸多煩惱。比如,“休眠卡”長期不動,卻占用了銀行大量的網絡資源,而且銀行系統要定期給“休眠卡”自動計息,久而久之,會給銀行的網絡系統帶來巨大負擔,也加大了銀行的管理難度,更重要的是無法為銀行帶來任何收益。

      業內相關調查顯示,即使是較為寬裕的消費群體,也僅有31.3%的人每周刷卡消費一次或一次以上,收入相對較低的消費群體刷卡消費的頻次就更低,“休眠卡”客戶大有人在。

      近期,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2014)》》指出,過去一年,我國銀行信用卡活卡率僅為58.7%。另有數據顯示,2011-2013年信用卡活卡率分別為53.3%、56.1%、57.8%。這意味著連續四年,國內銀行發出的信用卡活卡率低于及格線,其中超過四成處于休眠狀態。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直言,這都是銀行過度營銷造成的后果。“現在這個活卡比例算高了,以前更低。”郭田勇補充說道,很多人的金融意識不強,有的被忽悠著就申請信用卡了。

      據悉,銀行為了吸引客戶辦理信用卡,通常會準備精美的贈禮。沖著禮品去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拿到禮品就銷卡。銀行這種營銷手段,不僅增加了自身成本,同時拉低了活卡率。“信用卡靠規模盈利,致使銀行開啟瘋狂發卡模式。”銀行業分析師李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銀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停止濫發卡,既能有效降低卡的成本和營銷等費用,又可提升活卡率。

      除了合理發卡、降低費用等方式,提升活卡率最核心的辦法還是銀行加強差異化服務,提升內在競爭力。

      7月9日晚上,中信銀行發布公告稱,擬由中信銀行和中信銀行子公司出資共同設立中信信用卡公司,即把信用卡部門拆分出去,成立信用卡子公司。分拆后,中信信用卡將探索按照市場價定價及進行擁抱互聯網等改革。

      對此,李勇認為,中信這一動作“走在市場前面”。他表示,目前各行的信用卡部門都不怎么盈利,有些更是“賠本賺吆喝”。信用卡部門拆分出去,業務上可以更獨立,也可以做得更專業,這就可能提升競爭力,實際上就是一種差異化服務的體現。

    ?

    ?

      PK電商賒銷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購物還花自己的錢?似乎有點過時了。

      6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市場準入,將原先16個城市開展的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審批權下放到省級部門,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國內外銀行業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準一家。

      其實,消費金融是指消費金融公司向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方式。這類服務多針對房產、汽車這類個人耐用消費品,也包括一般消費品。其優點是:小額、分散、無擔保、審批速度快等。缺點是,對借款一方來說風險較大。這類業務通常針對在銀行申請不到信用卡,或是能申請到但額度較低的群體。

      本質上來看,發展消費金融,其實就是鼓勵消費。通過消費金融,暫時缺錢的人也能買到心儀的消費品。以美國為例,大到買房買車、小到旅游度假,都有相應的消費信貸服務。

      相比之下,國內的消費金融業務種類少、規模小,整體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艾瑞咨詢曾預計,2014年至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維持2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預計2017年將超過27萬億元。

      而從金融體制改革的角度來看,鼓勵發展消費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形成互補和競爭,有利于創新完善金融體系,并能帶動金融服務的提升。

      因此,無論是銀行、電商還是消費金融公司,各家都在爭先恐后地搶占消費貸這塊大蛋糕。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今年或將成為消費金融發展突飛猛進的一年,繼各類“寶寶”產品之后,互聯網巨頭再度把消費金融推向高潮。

      在一家合資企業工作的“白領”王子筠,在蘇寧零錢寶賬戶中存有2萬多元進行理財。這幾天,她登錄蘇寧易購買東西,網頁上一則“購物款可賺錢”的信息吸引了她。

      “查看細則后發現,大致意思是說,我在零錢寶中有多少資金,就可以給我同等額度的零錢貸,在蘇寧易購買東西用零錢貸支付,消費額30天后從零錢寶中扣,但這30天這些消費資金仍在零錢寶中幫我賺錢。”王子筠開通此服務試了下,買了一款三星手機,提交訂單時選擇零錢貸額度支付后,其零錢寶內金額并未減少,而訂單顯示已支付成功。

      而大學生陳同在天貓購物時,使用“花唄”給予的5000元消費額度和分期付款模式,提前為自己更換了一臺筆記本電腦。“本來是想再做兩個月的兼職,賺夠錢后再換電腦,結果上周電腦突然死機,有些資料又急著用,恰好有同學推薦了‘花唄’預支消費的功能,就用上了新電腦,每個月還款600元也在我的承受范圍內。”陳同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學生申請信用卡獲批的額度很小,還不夠買臺電腦,“花唄”的出現正好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實際上,在“零錢貸”和“花唄”之前,京東早在2014年2月份就推出了網絡信用消費的“京東白條”。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現在三家電商的“賒賬消費”勢頭迅猛,但在2014年初阿里推出虛擬信用卡,卻被央行緊急叫停。據業內人士介紹,當初阿里的虛擬信用卡之所以被叫停,是因為墊資壓力要由銀行承擔,風險最終會傳導到銀行端。而“白條”、“花唄”、“零錢貸”的墊資則來源于電商各自的小貸或微貸公司。

      盡管這些電商功能并不被認為是信用卡,但實際上與信用卡體驗大致相同,這些金融產品不僅有幾十天的免息還款期,還可以如信用卡一樣進行分期付款。

      “個人消費信貸市場是塊大蛋糕,利潤巨大,這也是為何互聯網公司都盯上信用支付產品的原因。”銀率網分析師華明認為。

      盡管“白條”、“花唄”、“零錢貸”只能用于互聯網線上交易,但華明認為,互聯網信用支付未來的趨勢是線上線下融合。“三家電商公司的產品都不再冠以虛擬信用卡的頭銜,而是打著消費信貸的旗號,實際上是在打監管的擦邊球。而監管部門對這類產品的默許,也意味著未來虛擬信用卡有重啟的可能。”華明稱,未來互聯網信用支付是大勢所趨,隨著支付環境和安全問題不斷被完善,互聯網信用支付將大有可為。

      電商巨頭蜂擁進入消費金融領域,似乎并未遇到障礙,而且讓不少原本就習慣于使用信用卡的消費群找到了更加快捷的支付渠道。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商做消費金融基于自身平臺積累的大數據征信,但其局限性已經凸顯,只能在自家平臺上進行,不敢放大規模,以控制可能產生的壞賬率。

      上海交通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所長羅明雄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電商推出的賒購產品還局限于線上消費,但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其應用場景有可能移至線下,屆時銀行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費貸款等業務都會受到沖擊。

    ?

    ?

      細耕消費金融

      眾所周知,信用卡的發展已經告別多年前的跑馬圈地,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各項功能也在不斷完善,使用信用卡消費也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如中信銀行信用卡申請就面向工薪族和房貸族推出無抵押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信金寶”,而廣發銀行信用卡申請也專門針對白領一族推出消費貸款“自信一貸”。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數據,截至2014年,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大約是7.7萬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8年將增長至17.5萬億元。

      “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的服務對象主要是企事業單位,還沒有將注意力轉向消費者。因此,銀行自身的消費信貸業務占比不高,特別是純消費信貸業務。”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橋云表示。

      張橋云還指出,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深化,銀行特別是大型銀行依賴“大行業大企業”的傳統發展模式將受到沖擊,來自大企業的貸款需求減少,存貸利差收窄是必然趨勢。因此,調整服務對象,轉向零售業務乃大勢所趨,布局消費金融和社區金融是銀行的戰略選擇。

      工商銀行個人信用消費金融中心消費信貸部總經理盧海濤也表示,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金融監管的深化、利率市場化加快等一系列的趨勢,銀行只有通過加快推動自身的經營轉型,推動資本節約型的變化,才能夠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盈利的增長帶。

      經濟新常態下,銀行作為消費金融的首推者和帶動者,對內需消費的推動可謂功不可沒。伴隨著移動互聯金融的高速擴張,消費金融的發展道路偏向于更貼合消費者需求和提升服務體驗的及時性、便捷性和實用性上。尤其不少銀行都在緊盯現代服務業金融謀求新布局,而信用卡產業也在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掘金”空間。

      其中,各大銀行升級自身信用卡積分政策就是一項重要的發展舉措。如廣發銀行信用卡聯合南方航空,在業內首批開放多類別信用卡持卡人都能用存量普通積分兌換南航航班里程服務,拓寬積分兌換里程規則。此舉不僅讓消費者對積分兌換擁有了更多選擇權,也更符合持卡人的不同消費需求。

      對于銀行與旅游業、航空業、餐飲業等跨界合作“掘金”服務業領域,李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我國的消費結構正在由過去大宗高端商品消費逐漸回歸到大眾化、民生類的日常消費,信用卡產業也應順應新變化,朝著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增強居民消費意愿的方向發展。

      在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居民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各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圍繞居民消費的各個領域找尋合作空間,信用卡的目標客戶也在發生改變,不再僅是擁有財富和地位的精英客戶,而是更多瞄準大眾群體,而大眾群體更為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將進一步增強信用卡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今年可能是消費金融大爆發的一年。”國際金融理財師王松表示,今年宏觀政策穩健中偏向寬松,這給了消費金融很大的空間,加上此前銀行信用卡對借款購物的習慣培養,消費金融發展的時機已經成熟。

    ?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 [編輯:林婧]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