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際新聞>

    朝韓高級別對話達成協議 兩國輿論反應氣氛迥異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8-26 08:26

      朝韓高級別對話經過3天“馬拉松式”談判,終于在25日凌晨達成協議,韓朝軍事緊張局勢由此得到緩解,半島南北關系迎來新轉機。韓軍有關人士25日表示,朝鮮當天中午12時解除了此前向全軍下達的“準戰時狀態”命令,與此同時,韓軍也在邊界地區停止了對朝擴音喊話。

      朝中社25日公布了朝韓達成的6項協議內容:朝韓商定為改善南北關系,將盡早在平壤或首爾舉行北南政府間會談,推動多領域對話與協商;朝方對最近韓朝非軍事區韓方一側發生地雷爆炸炸傷韓國士兵一事表示遺憾;韓方在沒有異常事態發生的前提下,將從8月25日中午12時停止軍事分界線一帶的全部對朝擴音喊話;朝方將解除“準戰時狀態”;朝韓商定以中秋節為契機舉行北南離散家屬團聚活動,9月初將舉行紅十字會工作會談;朝韓商定在多領域開展民間交流。報道沒有發表任何評論。

      朝鮮媒體的報道很平靜。朝鮮《勞動新聞》25日刊登的主要內容是介紹朝鮮已故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開始先軍領導55周年紀念的報道。《勞動新聞》號召“全體人民高舉先軍旗幟,盡快贏取最后勝利”。

      據《環球時報》駐韓國記者了解,朝韓協議一經達成,韓國京畿道漣川、坡州一帶的居民終于松了一口氣。一大早,此前在避難所滯留的居民紛紛收拾行李回家,生活終于回歸正常。據韓聯社報道,此前去向難測的朝鮮部分潛艇正返回所屬基地。

      “韓朝過去兩周的軍事緊張狀態終于穩定下來。”韓國《朝鮮日報》稱,對于韓國而言,應吸取的教訓和經驗有三點:第一,以總統為首的韓國政府和軍方,采取“堅持到底”的強硬對應措施發揮了主要效果;第二,朝野政治圈與輿論內部對朝“異口同聲”,將對政府和軍方形成重要支撐;第三,韓國民眾展現了對朝團結的力量。

      樸槿惠的對朝態度受到韓國媒體好評。韓國《今日亞洲》稱,此次南北協議達成,是樸槿惠執政以來的一大壯舉。韓國《中央日報》刊文稱,樸槿惠對朝鮮的“超強硬態度”給人帶來三次震撼:第一次是樸槿惠著軍裝在第三野戰軍司令部下令,軍隊對于朝方發起的挑釁可執行“先行動、后報告”原則,這是其作為三軍統帥表示不惜全面戰爭的決心。第二,其應對“朝鮮木盒地雷”爆炸的“挑釁”,果斷重啟停滯11年的對朝擴音器喊話。第三,韓國K9自行火炮的迅速反擊也令人震驚。該報道稱,樸槿惠的超強硬手段似乎震懾到了朝鮮,以至于朝鮮派遣兩位“大人物”——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黃炳誓和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兼統一戰線部部長金養建參加對話。

      韓聯社認為,參加會談的韓國青瓦臺國家安全室室長金寬鎮和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長黃炳誓被認為是“最了解本國最高領導人想法和立場的人”,同時也是能夠最好地將各自立場轉達給對方的人,這使韓朝舉行首腦會談的可能性增大。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觀察家的分析稱,與以往類似,這次危機也是由朝鮮率先挑起,迅速升溫,但雙方很快找到妥協方案。而朝鮮力圖將此描繪為“反敵對勢力的勝利”,從而鞏固其領導者的地位。美國對僵局的結束表示歡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重申美國對韓國的安全保證,并表示“接下來要看朝鮮如何做,而非怎么說”。此前有消息稱,美韓正討論是否需要在韓國部署美國潛艇或B-52轟炸機,以應對朝鮮軍事威脅。美國韓國問題專家城潤利認為,妥協表明韓國對朝韓政治合作的重視程度超過朝鮮。

    ?

    ?

    相關鏈接:

    朝韓時隔11年重啟“廣播戰” 朝舉動在韓意料中
    韓媒:朝韓破冰未如期至 光復70周年和解或無望
    朝韓迎共同宣言15周年 朝鮮發射三枚短程導彈
    名人“女團”穿越朝韓非軍事區 均表示不虛此行
    韓媒:朝鮮5月動作不斷 朝韓關系緊張局面升級
    金正恩首次出訪選定俄羅斯 俄愿促成朝韓峰會

    ?

    相關鏈接:
    朝韓迎共同宣言15周年 朝鮮發射三枚短程導彈
    韓媒:朝韓破冰未如期至 光復70周年和解或無望
    金正恩首次出訪選定俄羅斯 俄愿促成朝韓峰會
    韓媒:朝鮮5月動作不斷 朝韓關系緊張局面升級
    名人“女團”穿越朝韓非軍事區 均表示不虛此行
    朝韓時隔11年重啟“廣播戰” 朝舉動在韓意料中
    [來源:環球時報 ] [作者:周之然 陶短房] [編輯:楊雨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