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故居
海口網8月29日消息(記者 王媛)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來海南一定要到海口,來海口一定要到瓊山”,這不僅因為瓊山區有著豐厚悠久民俗文化,還因為該地區大量的歷史文物古跡仍保留至今,被譽為“瓊臺福地”。在當前我市正在開展的“雙創”工作中,對文物古跡的保護情況被當做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彰顯著城市的文明程度。
瓊山區現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五公祠、瓊臺福地、瓊臺書院、丘浚故居、海瑞故居、鼓樓、古城墻、大成殿、天寧寺、關帝廟、城隍廟、三圣宮、三清宮等,而僅府城地區現存有定級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古跡就有28處,其中國家級4處,省級7處,市級17處,占海口市總數64處的42.1%。
據介紹,目前,除了部分名勝古跡已被開發成景點或列入國家、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較好保護之外,許多古跡或因風雨自然侵蝕,或因戰爭人為損毀,或在城市建設浪潮中灰飛煙滅,無從尋覓,其他殘存的也基本處于無保護狀態,如尚書直街的黃忠義公祠和邢氏祖祠,草芽巷的吳典故居,達士巷的王國憲故居等“市保單位”均已成危房,府城地區文物保護形勢不容樂觀,文物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如何才能保護好先輩們留下來的寶貴遺產呢?瓊山區旅游局負責人認為,應在開發中保護,在旅游中宣傳和弘揚,“我們要在加快修復歷史文化古跡的同時,注入旅游文化元素,這樣才能讓這些文物古跡生生不息,源遠流長。”,該負責人還表示,城市“臟亂差”的原因是沒有做好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在當前的“雙創”背景下,歷史文物的保護變得更加有必要,他說:“2007年3月13日國務院公布批準海口成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好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跡,能為文明城市的創建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文化內涵。”
同時,在瓊山府城地區歷史文化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方面,海口市文物局結合實際,建議盡快啟動府城街區專項保護規劃和管理辦法的編制工作;參照騎樓歷史街區現行的保護開發模式,明確和細化各部門的具體職責,科學劃分各責任主體之間的責任界限,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程序和保障機制;確保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投入,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逐步加大對府城地區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力度;此外,要加大府城街區違法建筑整治力度,以及加大文物宣傳,動員全社會參與文物保護工作。
?
相關鏈接:
國家文物局檢查三亞落筆洞遺址檢查文物保護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