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30日消息(記者 謝大強)人們習慣上把無物業管理、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院落、樓棟,稱為三無小區,長期以來,三無小區環境臟亂差問題一直較突出。秀英區曾全市率先給三無小區配備保潔員,但效果并不盡人意,“垃圾有人清掃了,但環境整體改變不大。”當前海口“雙創”工作如火如荼,如何不讓三無小區拖后腿,成為一道急需解決的問題。
現狀: 小區積存垃圾靠突擊
8月29日上午,包點市領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鐘萬榮以及包點單位市委辦公廳、市城鄉統籌發展有限公司、武警海口支隊六大隊官兵以及秀英區海秀街道、社區近300人,來到位于海秀西路汽車西站旁的海南汽配廠宿舍,對這個改制破產的企業小區進行衛生死角清理。
記者見外面一片拆除廠房的空地上,一叢叢的荒草長得比人還高,隨處可見建筑垃圾與生活垃圾。小區里面樓房相對較新,綠化較好,但衛生環境卻差強人意,綠化帶上及停車場地上到處都是雜草、枯枝落葉。
28日,記者在海榆中線旁的海南省編織袋廠宿舍看到,這個三無小區門口左邊就是一排雜亂無序的養雞棚,遠遠就能聞到雞糞臭味。小區里面靠墻還有一排長長的養雞棚,一住戶表示,“小區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住戶都搭棚養雞。”小區公共空地上,還有居民各自搭建的停車棚,此外籃球架壞了好久也沒修理,這一切與這個綠化率較高、大樹參天的小區環境極不協調。
原因:居民缺乏主人翁意識
秀英區環衛局長張培云表示,三無小區大多為改制、破產企業,居民多為原廠里的職工,有的是沒有主管部門投入,基礎設施缺乏;而有的小區硬件設施還不錯,就是缺乏日常環境維護。有的小區居民見政府組織人員前來清理衛生,一些居民站在旁邊一邊觀看一邊還說:“你們早該來了。”“這些小區‘等靠要’思想較突出,其實自己居住的環境要自己愛護才能維持長久。”張培云說。
“有些三無小區臟亂差是因主管單位不履行責任。”海秀街道工委書記李國新介紹,轄區有26個三無小區,這些小區并不是全部意義上的三無,有的有主管單位,還有的企業仍存在,但就是不愿在物業管理上投入。街道曾找一家小區的主管公司,要求清理宿舍小區積存的垃圾,企業負責人竟稱:“你們街道發紅頭文件過來。”
記者還了解到,這些小區物業費難收取,大多只收取相對較低的衛生費,環衛保潔人員的工資待遇普遍很低,而環衛保潔人員的也大多是小區的一些年老職工,工作能力與責任較差。海南汽車制配廠退休黃廠長介紹,宿舍小區只收取一點衛生費,小區也配有7名環衛工,但平時主要負責清理生活垃圾。
對策:配保潔員,垃圾即滿即清
張培云說,經調查摸底,秀英主城區范圍內共有75個三無小區,從去年開始,秀英區政府在征求鎮街、社區意見的基礎上,全市率先按500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的標準,給城區75個三無小區共配備保潔員80名,確保每一個三無小區至少有一名保潔員。區里將經費、指標、環衛設施下撥到鎮、街,由鎮街、社區對保潔員進行聘用、管理,區環衛局負責配備垃圾桶、手推車等環衛設施,并對這些小區的垃圾每日清運。
他還稱,對這些三無小區居民重點要加強“雙創”宣傳教育,發動居民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同時要抓好“門前三包”制度在小區的落實,對不落實的要加大處罰力度。街道、社區還可開展轄區環衛評比、設立紅黑榜等。
張培云介紹,秀英區將結合背街小巷的改造,對三無小區的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對小區內部硬化、綠化、美化,環衛設施進一步完善。現單位、小區垃圾清運大多在第二天凌晨進行,為避免擾民,今后在運力充足的情況下,將改變為每天晚上10點前清運完成,為配合“雙創”開展,由現在的垃圾日產日清變為即滿即清。
?
?
?
相關鏈接:
“天地圖·海口”接入國家主節點 無人機航測服務海口“雙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