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采者在路口集結。
牧民新建的草場圍欄大門被盜采者破壞掀翻。
現場收購盜采者采摘來的黑枸杞。
8月27日凌晨5點多,天未亮,數百輛摩托車開著車燈,集結在格爾木市東西兩側的交通要道。這些摩托車每輛少則載著1人,多則4人,他們雙手提著塑料桶擠在后座上,集結完畢后朝格爾木市周邊的草原進發,目標是野生黑枸杞。
格爾木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位于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中南部,這里產的野生黑枸杞鮮果每市斤能賣到80多元,近年來吸引很多人到牧民的草場違法采摘。去年10月份,多數草場被牧民承包給承包商管理經營,承包商將草場圍起圍欄,試圖保護草場,但數千盜采者仍然從8月12日前后,開始沖破草場圍欄、大門,不顧牧民、承包商阻攔,強行盜采黑枸杞,有盜采者持刀扎傷守衛者、放火燒掉守衛者帳篷、對承包商的房屋進行打砸、暴力阻礙派出所執行公務。
據當地官方公布的最新消息,至8月26日下午5點,當地已行政拘留10名違法人員、刑事拘留12名犯罪嫌疑人。但直至昨天,盜采牧民草場中野生黑枸杞的行為仍在發生。
事件男女老少涌向草原
盜采者對野生黑枸杞的搶奪已經持續近20天。
格爾木市區白天人流量不大,但最近幾乎每天凌晨5點左右,都會有大批摩托車、面包車從市區出發。滿載著手持塑料桶、夾子、剪子的人,在行駛一兩個小時后,到達市區周邊的草場。草原邊上,他們少則兩三人,多則數十人地往前走,男女老少都有。直至早上7點多,還不斷有盜采者搭乘摩托車往草原進發。
這些盜采者并非盲目地選擇采摘野生黑枸杞的草場。一名男性盜采者在與牧民交流時,自稱打一個電話就能讓數百盜采者離開草場,他稱,來自不同地方的盜采者之間都有聯系,他們會互相通知哪個草場的野生黑枸杞多一些,盜采者就會蜂擁而至。在8月10日到12日之間,有數十人到草原來,“他們來我們這里看野生黑枸杞,我們一趕他們就走了”。多名草場承包者據此推測稱,這些前期盜采者類似“探子”,打探野生黑枸杞的分布及各草場的成熟程度。
多名牧民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稱,雖然野生黑枸杞在草原上一直存在,但他們此前并不知道它的價值。2008年年中,當地農林科技工作者在對柴達木野生枸杞品種資源的調查中,發現了這種珍稀的野生黑枸杞,檢測后發現野生黑枸杞的藥用價值大大高于普通枸杞,因此被譽為“軟黃金”。
此后,有福建商人看準了野生黑枸杞的商業價值,媒體也開始介入宣傳野生黑枸杞。
格爾木郭勒木德鎮的草原上生長著很多野生黑枸杞,主要在牧民的草場內。牧民介紹,政府在1994年前后給牧民分配草原,確定牧民每家的草場范圍,1997年給牧民發放了《草原承包經營權證》。雖然牧民之間確定了草場邊界,但草場之間并沒有明顯標識或阻擋物。
草原廣袤,但牧民清楚地知道各家草場之間的界限,知道自己應該在相應的季節如何利用草場、如何讓草場休養生息。然而,這里有“軟黃金”的消息傳出后,很多人都想來這里“淘金”。多名牧民回憶,外地人開始來這里盜挖、采摘野生黑枸杞是在2011年前后,最近幾年人數越來越多。
“草原太大、牧民太少、盜采者太多”,牧民如此總結無法抵御盜采的原因。在郭勒木德鎮的阿拉爾村,牧民阿圖(化名)家有1萬多畝草場,長著很多野生黑枸杞,但平時僅有幾人看守,且因草場太大,牧民用來看守草場的房子之間的距離太遠,幾年來也一直被盜采。
多名牧民稱,去年下半年,政府出臺措施,允許牧民將草原承包給承包商,他們就在10月份將部分草原承包給承包商。“我們自己守不住,也采摘不過來,只能往外承包,你把我的草原管理好,里面的植物不能被破壞。”漁水河村一名將草場承包出去的牧民說。
為了便于管理、更好地保護草原,承包商將草原周圍圍上鐵絲網,希望能阻擋住盜采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