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茅以升雕像矗立在茅以升基金會大廳,一旁的大理石上鐫刻著一段文字——回首前塵,歷歷在目,崎嶇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濤,幸賴橋梁以渡,橋何名歟,曰奮斗。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抗戰必勝,此橋必復”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9-03 17:03

    ——茅以升女兒講述父親和錢塘江大橋的故事

      1937年,茅以升(左一)與浙江省建設廳廳長曾養甫(左二)在錢塘江大橋建設工地。資料圖片

      8月24日,北京育慧里4號。

      茅以升雕像矗立在茅以升基金會大廳,一旁的大理石上鐫刻著一段文字——回首前塵,歷歷在目,崎嶇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濤,幸賴橋梁以渡,橋何名歟,曰奮斗。

      “這是父親晚年經常對我們講起的人生哲語。”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茅以升的小女兒茅玉麟說。

      在她看來,錢塘江大橋不僅是中國人的第一座現代化大橋,更是給上百萬撤退的軍民帶來生的希望的大橋。

      “然而,父親主持修建的大橋僅在通車89天后就被他親自炸毀。這是何等的悲壯!”茅玉麟說。

      “造橋是愛國,炸橋也是愛國”

      采訪中,茅玉麟從一張黑白照片開始講述當年的故事——“你看,這個日本工兵拿著掛著日本國旗的刺刀在錢塘江北岸望橋興嘆。這是炸橋當天,大橋的炸毀阻斷了日軍南侵的唯一通道。”

      20世紀30年代,正在興建中的浙贛鐵路要與滬杭鐵路銜接,需在錢塘江上架設一座大橋。而此前,俯臥在中國大江大河上的大橋都是外國人所造。1934年,當時任錢塘江大橋橋工處處長的茅以升受命主持大橋修建。

      錢塘江地處入海口,潮水江流洶涌澎湃。

      “父親倔強地認為,憑什么外國人能干的事,中國人干不成!”茅玉麟說。他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遠法”,解決了建橋中的一個個技術難題。

      1934年11月11日,他成功帶領橋工們在錢塘江大橋打下第一根橋樁。

      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正式建成。此時,上海“八一三”事變已爆發。茅以升此后在《回憶》中寫道:“3架日本飛機飛來投彈……工地已經籠罩在戰時氣氛之中……”

      而這,只是錢塘江大橋跌宕命運的開始。

      1937年9月26日清晨,第一列火車從大橋上通過,大批軍火物資得以順利輸送;1937年11月17日,第一輛汽車從大橋上駛過,兩岸數十萬民眾掌聲雷動。

      然而,就在第一輛汽車通過的前一天,茅以升收到了南京政府絕密文件:“如果杭州不保,錢塘江大橋就等于是給日本人造的了!”與絕密文件一同前來的,還有炸藥。

      深明大義的茅以升沉重地點了點頭:“造橋是愛國,炸橋也是愛國!”一語未竟,熱淚奪眶而出。

      揮淚斷通途

      1937年12月23日下午5點,眼看日寇的鐵蹄即將過橋,茅以升親手點燃了預埋在14號橋墩的炸藥。

      “我理解父親當時的心情。”茅玉麟說,炸橋當晚,父親寫下了八個大字——抗戰必勝,此橋必復。

      當晚,隨著一聲巨響,這條1453米的臥江長龍被六處截斷。歷經了925天夜以繼日的緊張施工,耗資160萬美元的現代化大橋,僅僅存在了89天。

      “父親是睿智的,在建橋的過程中,他用影像記錄下了整個過程,為今后的復橋保存了完整的資料。”茅玉麟說。

      直到抗戰勝利后的1946年,茅以升終于接到復橋的命令。此后7年,經多次修復,錢塘江大橋于1953年再次通車,茅以升當初的淚誓終得實現。

      (光明日報記者?嚴紅楓?馮蕾?光明日報通訊員?嚴粒粒)

    ?

    ?

    相關鏈接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全文)
    榮獲紀念章部分抗戰老兵風采
    習近平:中國抗戰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

    ?

    相關鏈接:
    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全文)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
    習近平:中國抗戰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
    榮獲紀念章部分抗戰老兵風采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嚴紅楓 馮蕾] [編輯:馮丹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