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大早,筆者就感受到了“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氛圍,平時愛賴床的懶蟲早早起床,忙于生計的商人小販也趕緊收工回家,就連對軍事毫不上心的貪玩兒童也跟著家人守在電視機前,裝了LED大屏幕的廣場更是擠滿人,甚至整個互聯網,從微博微信QQ空間到隨便打開一個網頁,都被閱兵刷屏,一時間大家都掐著點去看閱兵。貼心的媒體為了讓百姓更方便更全面的看閱兵,也紛紛推出“閱兵倒計時!最全詳細流程+觀看指南”等新聞。(見海口網微博)
那么,作為普通老百姓,今日閱兵我們看的是什么?
新中國成立后,從1950年至1959年,為提高人民自豪感和震懾帝國主義,每年都舉行國慶閱兵儀式,直到1960年中央出臺“5年一小慶,10年一大慶,逢大慶閱兵”的決定,而這一規矩沿用至今。2015年9月3號舉行的慶祝“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是中國首次在國慶節以外的日子舉行的閱兵儀式,屬于破例,可見其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價值。雖說在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辦閱兵是國際慣例,但對于中國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本次閱兵規模龐大,氣勢恢弘,用“全球關注”這四個字來形容它的吸引力也不為過,作為打破常規的閱兵,關注度很高,言論也自然多了,不說國外的言論,有很多國民都在好奇黨中央如此重視此次閱兵是為何?除了凝聚民心、彰顯國力,且警示那些試圖擾亂國際秩序、破壞和平的圖謀不軌者,還有什么?筆者覺得有一點是無法忽視的,是全國人民最應該看到的,那就是黨中央想要在中國最盛世的年代,給那些曾經為國家奮勇殺敵的抗戰老兵們一份禮物,向全國人民展現抗戰老兵的不朽精神,代代傳承下去。世界之大,治理好本國才是重中之重,讓國民在物質和精神上得到滿足才是硬道理。為此不得不為黨中央的貼心和遠謀點贊。
此次閱兵安排了抗戰老兵乘車方隊,參加閱兵的抗戰老兵平均年齡90歲,最年長的有102歲。如果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這些抗戰老兵就是我們國家的“寶”,他們曾護國于危難之際,如今在國家強盛之時必向他們感恩,為他們喝彩,為他們加冕榮光。中國自古便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美德,不可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如果今時今日不閱兵,有多少老兵能看到下一次的常規閱兵呢?國家的富強應當與抗戰功臣共享,他們的精神也應當隨著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讓我們感謝老兵,致敬老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