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按照工信部要求,9月1日起,購買手機卡時,需出示身份證件并驗證。新規規定:未取得實名制客戶將來查詢詳單、過戶、國際漫游、國際長途、停機保號等業務可能無法辦理。
===手機用戶迎來實名制時代===
據中國移動方面透露,2013年9月之后的新增用戶,目前三家運營商已經做到80%以上的實名制,但此前老用戶的實名認證工作推廣困難。據了解,目前至少有1.3億以上的老用戶仍沒實名制,這還不包括一個身份證注冊多張手機卡的“人卡不符”的情況。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現存的非實名制用戶大致包括四種:前期未進行實名制認證,登記信息不完整的用戶,機主姓名與實際使用者不一致的用戶,機主姓名為單位、經辦人姓名的“集團卡”用戶。這四種用戶都需要進行實名登記。
記者在南樓附近的天津移動營業廳看到,已有不少市民主動來營業廳辦理實名制登記。那么,四種用戶進行實名制登記的手續一樣嗎?天津移動客服代表介紹,若手機卡沒有進行過實名認證或信息不完整的用戶,屬于“補登記”,需本人持有效證件原件和SIM卡到營業廳辦理;后兩種情況屬于“過戶”,不僅要攜帶上述材料,還要攜帶原登記者有效證件原件才可辦理“過戶”。
如果你的手機并非實名登記,最好抽空到運營商處辦理實名登記,不然手機可能被“限制使用”。記者了解到,從9月1日起,電信企業在通過各類實體營銷渠道銷售手機卡時,將要求用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并當場在第二代身份證讀卡器上進行驗證。而未經實名認證的老用戶,雖然短時間內不會被停機,但運營商會使用提前發短信等方式提醒客戶,要求其在指定時間內辦理實名登記,不然或被“限制使用”。
?
?
===劍指通訊網絡詐騙邁出通信安全第一步===
有助于加強有效監管,把移動互聯網活動納入到法制的軌道中
如今,信息流通更加順暢的同時,隱私泄露風險也更大,規范手機卡使用管理的要求更加緊迫。“手機實名制有助于加強有效監管,把移動互聯網活動納入到法制的軌道中”中國傳媒大學政治與法律學院教授王四新此前表示。
王四新表示,手機實名制也是要配合網絡實名制展開的。因為現在都是通過手機交易,如果我們都實名之后,對于落實責任是巨大的促進。對于行為的可追查性產生威懾力量,從管理的角度,也可以順藤摸瓜,可以找到違法犯罪的人,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身處以手機傳播為主的新媒體時代,手機存儲了我們太多的隱私和“秘密”,通過手機號碼不僅可以聯絡到我們,還可能搜尋到對應的郵箱地址、社交賬號等等諸多個人信息。 >>
手機實名“劍指”通訊網絡詐騙
事實上,早在2013年9月1日起,工信部就要求運營商對新入網電話用戶全面實施實名登記制度。今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印發《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國范圍聯合開展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重拳整治“黑卡”。
記者走訪發現,實施近兩年的手機實名制,在新開卡方面落實較好,運營商的自有營業渠道和社會合作渠道商,新開卡全部實名認證。但在路邊報刊亭,仍有少量非實名認證手機卡。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出臺如此強有力的實名制政策,主要是為了遏制通訊網絡詐騙和垃圾信息,同時推廣手機支付等先進技術,更好地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大多數手機犯罪使用的都是非實名的預付費手機卡。目前短信息服務投訴是電信服務投訴中最多的業務,實行手機實名制,能減少通過手機短信進行違法行為。”該業內人士表示。 >>
“實名制”只是通信安全第一步
對于手機實名制,筆者覺得最緊要的,倒不是用戶信息流失、補錄麻煩、避免造假等等,而是如何在法律層面確保運營商不會“監守自盜”。其實有些垃圾信息,或多或少都與運營商的“增值服務”或者疏于管理不無干系,“散戶”易控,可“機構”難管。在手機實名制方面比較先進的韓國,很早就從立法層面入手,規范和完善手機實名制,包括制定“防止手機短信濫發對策”,規定各通信服務商和短信廣告商必須簽訂杜絕濫發行為協議,甚至還修改《信息通信網法》,規定推銷短信和電話廣告要征得用戶的同意,違者重罰。正是因為有這種無微不至的法律制度的“呵護”,保障了手機用戶的權益。 >>
?
?
=== 還有哪些"漏"需要補?===
手機實名制亟待配套措施
要想真正做到隱私保護和通信監管兩不誤,不能僅指望“電話實名制”單打獨斗取得神效,而是需要更多配套政策制訂與落實。這就要求,一方面,包括運營商在內的信息產業領域的相關企業應堅決摒棄“經濟效益至上”的觀念,更加重視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另一方面,更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健全與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規體系,出重拳整治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等行為。特別是,針對實名登記后個人信息“集中暴露”問題,為避免這些“精確信息”被不法之徒所利用,不妨借鑒德國通過制定《數據保護法》提供出整套的信息使用規則等做法,為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筑牢“安全網”。>>
要證明在制度上的全覆蓋、機制上的無漏洞和快捷
嚴格的實名制加大了違法犯罪者的作案成本,這確實能減少通訊詐騙、垃圾廣告,但僅有這一點是不夠的。人們希望看到能配得上最嚴手機實名制的“組合拳”打出來。特別是,要在嚴格的信息管理上發力。
另一方面,手機實名制也應該以成熟的姿態面世。但記者8月30日走訪發現,在少數報刊亭,虛擬運營商的170號段依然允許匿名購買。虛擬號段會不會成為“法外領地”,業內人士已經表達了憂慮。
此外,媒體報道,在廣州,5月已有市民接到短信,要求在5月31日前辦理實名制登記,否則將強制停機。但通過審核,卻已是兩個多月后的事情。認證時間緊、審核效率低,受人詬病。
手機實名制無疑既要表現出面對亂象的“戰斗力”,也要證明在制度上的全覆蓋、機制上的無漏洞和快捷。如果“實名”之下仍有“燈下黑”,而實名認證又總是漫長而瑣碎,當然會漸漸消磨 去人們的耐心。手機實名制在強勢出擊,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但擔子委實不輕啊! >>
監管發力:讓實名制名副其實
“電話"黑卡"是很多犯罪案件的作案手段之一,不僅給監管帶來難度,也增加社會安全隱患。”陸鳳祖說,電話卡實名制,劍指通訊網絡詐騙,有利于保護用戶的合法權益,遏制網絡信息違法行為。
目前,中國移動在我省3.3萬家實體網點已全部完成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的配備,客戶入網時必須出示本人身份證件并在讀卡器上驗證。“這將為電話實名制增加技術和設備保障。”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姚國章說。
手機實名制,難以一蹴而就。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姚國章擔心“運營商動力不足”。他說,運營商“發卡量越大,效益越高,非實名有助擴大銷售規模。”實名制如何規范,也是個問題。有沒有代售點或電商囤積手機卡,躲過風頭卷土重來,攪亂實名制?
專家表示,公安機關對涉嫌利用“黑卡”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要及時立案偵查和依法打擊;通信管理局對執法檢查及公安機關發現的“黑卡”,要快速關停,并查處流出渠道。
“網絡渠道管理不容忽視。”陸鳳祖說。工信部最近發文要求,加強網絡渠道實名制管理。下一步將出臺措施,加強對網絡營銷渠道實名登記規范管理。>>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