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物券 電子禮券成流行新趨勢
在傳統的形式之外,網絡上也掀起了電子禮券和電子冊的風潮。
近日,記者在檢索國內各購物網站、電商平臺時發現,類別中設有專門的“食品禮券”類別,下面附有大閘蟹、月餅、卡券等多個選項,記者進入“卡券”頁面,顯示共有2653個商品,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目前,銷售量最大的卡券已有兩千多人評價,價值368元,它提供一本自選禮品冊,上面有16種商品組合套餐,不僅有月餅、糧油等食品,還有吸塵器、電烤箱等日用家電,持卡用戶可從這16種套餐中選擇一種。
據一位禮品冊銷售經理介紹,“面值有多種,分200、300、500、800、1000、1500到2000元,一共七種面值。2000元面值標價1680元,團購多的還能再便宜。”經理還表示,今年銷量不錯,其中300元面值賣得多一些,都是公司采購給員工發紅利。此外他稱,“現在月餅禮券還有大閘蟹禮券賣得比較好”。
當記者詢問禮品冊的好處時,上述這位銷售經理表示:“現在過節給領導送禮大包小包的太不方便,送一本冊子可以等需要時來選貨,直接配送到家。”另一位從事多年禮品銷售的商貿公司銷售經理向記者表示:“客戶反映現在不興送月餅了,過節會收到很多月餅吃不完,不如這種卡。”
據該經理介紹,禮品冊這兩年增多,“從去年到今年賣得都挺好,有效期時間長,今年不買明年也能兌,其中一款最高面值是3000元,另一款最高5980元,像這些大企業售后服務也很有保障”,該經理向記者透露。
專家說法
“電子禮券管理方法需要研究”
“紀委這兩年每逢節假日都會發通知提醒,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對傳統形式的送禮效果比較明顯,但是明的送不了,就會有暗里送的,所以現在電子禮券的形式比較普遍”,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告訴記者。
同時他也表示,目前這種新形式的送禮,管理難度非常大,需要通過網絡技術來監管,這在技術方面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管理辦法和規范方面還需要研究。
對于電子禮券,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民俗學專家高巍認為,這首先表明了中秋節溝通親情、密切聯系的傳統在傳承,但送禮券比送月餅更隱蔽,讓人擔心這種隱性腐敗更不容易暴露。
對中秋節送禮券必須加以否定,高巍表示,因為送月餅是要表達一種心情,而當人以隱蔽的形式送禮券的時候,其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對此,高巍認為,應從兩個方面作出應對,一是有關部門要警惕利用過節又行賄賂之風的送禮行為,監察部門加強監管;二是生產企業要盡量生產適銷對路、貨真價實、反映節日主題的月餅,不要過分包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