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里的垃圾
路旁的垃圾帶無人清理
海口網9月7日消息(記者曾麗園 見習記者胡振興攝影報道)美舍河是縱貫海口南北的主要河流,政府在河岸邊建起美舍河帶狀公園供市民休閑、娛樂。原本該是美麗怡人的河流公園,卻在近幾年屢受水質污染的困擾,不斷遭到市民投訴。海口網記者連續兩天走訪美舍河鳳翔路及白龍路河段,發現情況仍不容樂觀。據了解,水務部門正在推進“海口市美舍河清淤及干化固結示范工程項目”以改善美舍河的水質。附近居民們紛紛表示,希望能借“雙創”之風徹底根治美舍河的水質污染。
鳳翔橋河段:垃圾成堆無人掃 警示標語成擺設
6日上午,海口網記者來到美舍河鳳翔東路以南河段,該河段雖位于美舍河上游,但仍然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腥臭味,沿岸垃圾遍布,更有打漁人站在河中心撒網撈魚。
從鳳翔橋沿著美舍河河堤往南行100米,河堤人行道就消失了,眼前是一條長約500米的土路,路中間還有積水。跑步晨練的市民紛紛在此掉頭,“都是泥巴,跑得我一身臟!”一位市民氣憤地說。土路旁邊的空地還種上了蔬菜瓜果,幾位市民正在耕地勞作,和現代化的城市景觀大相徑庭。路旁、岸邊隨處可見垃圾讓人避之不及,有的垃圾在路旁堆成一堆,無人清理。
更讓人揪心的是美舍河的捕魚人,他們無視豎立在河道旁“河溝水深 注意安全”警示標志,穿著短袖短褲就下了水。捕魚處靠近水壩出水口,河水流動較快,淹沒了他們的胸口,十分危險。一位捕魚人告訴記者,他們前一天就鋪設了一張長約200米的捕魚網,攔住往下游的魚,“現在正是收魚的時候。”三個中年男人走到河中心,把魚一條一條從漁網上摘下,扔進魚筐里。據了解,美舍河最深處約2米,平均深度也有1.5—1.8米,三個男人的行為讓周圍的市民都為其捏了一把汗。“河水比較急,他們又沒帶任何救生裝置,就算是水淺,萬一被水草纏住絆倒了怎么辦?”一位市民擔心地說。
?
美舍河東風橋以北河段水質較好
美舍河的捕魚人
河岸邊階梯上驚現死魚
河岸邊的三只死魚,有一只還破了肚
東風橋河段:驚現死魚臭味難聞 南北兩岸風景兩別
7日上午,記者來到白龍路段的美舍河,以東風橋為界,沿南北方向走訪。
記者沿著美舍河東風橋以北河段走訪,發現該河段水質較好,河面垃圾較少,幾乎沒有聞到臭味,還有小魚在河里蹦來跳去。河岸兩邊綠樹成蔭,許多市民在此乘涼、鍛煉。帶著孩子在河邊散步的梁先生說:“該河段相較其他地方情況要好得多,附近的居民比較喜歡來這玩。”
而東風橋以南的美舍河確是另一番景象。記者沿河行走至約500米處,在河邊階梯上發現一只死魚,再往前走約100米的河岸上有三只死魚,有一只還破了肚。在該河段還能聞到一股明顯的惡臭味,記者只得掩鼻而過。除此之外,該河段河面上還漂浮著不少塑料垃圾,水質與北段有明顯的差別。與河流北段的熱鬧不同,記者一路走訪,沒有發現有市民在此休息、鍛煉。
市民:盼借“雙創”東風根治美舍河污染
近年來,媒體對美舍河水受污染的報道屢見不鮮,除了美舍河,龍昆溝、鴨尾溪、大同溝等海口內河都是它的難兄難弟,本該清澈怡人的河流卻成了市民口中的“臭水溝”。
居住在青年路附近的劉大爺說:“海口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看得出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我們希望能夠借‘雙創’的東風,真正的、徹底的根治美舍河污染,讓海口的環境變得更美。”
?
?
相關鏈接:
市民投訴海口美舍河垃圾堆積 正向“臭水溝”發展
海口網報道引重視 相關部門清理美舍河河面垃圾
海口美舍河垃圾飄滿 市民:拿來沖廁所都嫌臟
市民反映美舍河現在成了“臭水河” 泛黃泛綠發黑
玩穿越?美舍河清淤工程環評公示:落款竟是5月4日
海口美舍河溺童之痛何時不再上演?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