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
小艾蘭父親曾經最愛“曬娃”
近日,三歲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在土耳其海灘遇難的照片震驚世界。昨天早晨,小艾蘭的父親阿卜杜拉在其臉書賬號上曬出了兒子的照片,并寫道:“愿真主保佑你,親愛的!”圖片里,身穿黃色絨衫、藍色牛仔褲、黑色小皮鞋的艾蘭騎坐在塑料玩具車上,深邃的大眼睛清澈可愛。這也是事發后,這位父親時隔一個月后首次更新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狀態。
自從2014年7月7日開通臉書后,一年多里,阿卜杜拉曾7次分享兩個兒子的照片。2015年7月30日,這位父親更新了自己的頭像——身穿黑色T恤、藍色牛仔褲的阿卜杜拉一手拉著小兒子艾蘭、一手拉著大兒子加利普,在種滿花草的院子里合影。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張溫馨的父子照片日后卻成了全球媒體上一則關于“中東難民悲劇”的頭條新聞。
2日凌晨,阿卜杜拉帶著妻兒和其他11名偷渡客擠上一艘只能限乘4人的小船,從土耳其博德魯姆半島駛往希臘科斯島,難民船因嚴重超載而傾覆,包括5名兒童在內的10多名偷渡客溺亡。阿卜杜拉在這場慘劇中失去了妻子麗哈娜和兩個兒子。
四口之家與兩場戰爭
艾蘭2012年出生于敘利亞,媽媽麗哈娜那年33歲,爸爸阿卜杜拉37歲,他還有一個比他大兩歲的哥哥加利普。
就在其出生前一年,作為“阿拉伯之春”的一部分,敘利亞動亂逐漸擴大化,終于從游行示威和鎮壓發展演變成了武裝沖突,并出現了宗教沖突,而這場“敘利亞內戰”也持續至今。
起初,艾蘭和父親、母親、哥哥生活在大馬士革,父親阿卜杜拉是一家男性理發店的理發師,因為首都大馬士革戰亂持續升級,一家四口從大馬士革遷往老家科巴尼。但誰也沒有料到,2014年9月份科巴尼被“伊斯蘭國”圍攻,也就是著名的“科巴尼之戰”。阿卜杜拉的姐姐蒂瑪曾告訴加拿大媒體,弟弟今年初曾被伊斯蘭國綁架過,拔光了所有牙齒。
這之后,“伊斯蘭國”攻占科巴尼周邊的350個庫爾德人村莊和城鎮,約30萬庫爾德人逃離家園,當中大部分人逃到土耳其境內,“科巴尼難民”一時間成為了關鍵詞。艾蘭一家四口也是逃亡土耳其的難民潮中的一員。
遺憾的是,在到達土耳其后,因土耳其對于難民的政策以及其他原因,阿卜杜拉無法通過勞動供養起一家人的生活,連其一家在土耳其住所的租金還要靠遠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姐姐支援。
《紐約時報》報道,阿卜杜拉曾幾度試圖從土耳其逃往歐洲其他國家。他告訴媒體,在一次跨越土耳其埃迪爾內境內河流時,自己差點被淹死;還有一次都已經到了保加利亞邊界,但是被抓住又被送了回來。
在很多方法都嘗試無果后,阿卜杜拉和家人決定花費近5000美元,乘坐摩托艇從土耳其前往希臘科斯島,然后進入歐盟國家,最終投奔其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姐姐蒂瑪一家。然而,在其一家乘船后,原本定好的摩托艇被走私者換成了橡皮艇,結果阿卜杜拉一家的歐洲夢徹底破碎了。
姑姑的遺憾
3歲的艾蘭在加拿大溫哥華有位親姑姑蒂瑪。20多年前,蒂瑪從敘利亞移民加拿大,和弟弟的職業一樣,在溫哥華郊區一直從事理發師工作。艾蘭遇難前,蒂瑪曾試圖幫助兩個兄弟默罕默德和阿卜杜拉辦理加拿大移民,她還曾發動自己的鄰居和朋友幫著資助兩個兄弟移民。
今年6月份,43歲的蒂瑪起初先是幫助哥哥默罕默德一家辦理加拿大移民,但因為其難民資格無法確認,因此被加拿大移民部門拒絕。與此同時,她還支付了弟弟阿卜杜拉一家從土耳其偷渡到希臘的費用。事后,蒂瑪稱,自己原本希望幫助兄弟移民加拿大,然后讓他們和自己一樣從事理發工作,等他們寬裕之后,再找其他工作,過自己的日子。然而沒有想到,自己資助弟弟一家前往希臘,卻出事了,她真的非常后悔。
在兩個兒子和妻子沒有出事前,阿卜杜拉還分享了關于“難民潮”的帖子,大意是奧地利在此背景下延遲了庇護申請的批復時間。為此,阿卜杜拉呼吁大家關注此事,并為難民多做點事。
在為兩個兒子和妻子舉行葬禮后,阿卜杜拉對媒體表示,自己哪也不去了,就在家鄉科巴尼一直呆下去。“我不需要這個世界再給予我任何東西,因為我擁有的已經被帶走,我希望我死去的家人能夠喚醒整個世界。”
家鄉科巴尼
科巴尼是敘利亞邊境小城,人口約幾十萬,距離土耳其邊境線非常近,土敘邊境口岸和科巴尼僅隔一條街,在科巴尼鎮可以看到土耳其的國旗。
“科巴尼人口、規模、地理位置都不是最重要的庫爾德城市,去年9月份到今年1月份,被伊斯蘭國圍攻,讓這所城市一舉成名。”曾多次到敘利亞采訪的媒體人李明波說。
有分析稱,2014年9月份到今年1月份的“科巴尼戰事”折射出四國邊界地區庫爾德人之間復雜的政治關系。“目前,有報道稱土耳其收留了200萬難民,敘利亞庫爾德人在土耳其難民營生活是非常糟糕的。要么是沒有錢的敘利亞人寧愿回到戰亂紛飛的國內,也不愿繼續生活在土耳其難民營;要么像小男孩家有點錢的就會選擇偷渡到歐洲其他國家。去年敘利亞邊境城市科巴尼被伊斯蘭國圍困,老百姓跑到一街之隔的土耳其關口,要求入境躲避。這座平日里無需任何證件都可以通過的土耳其口岸,在當時土耳其臨時封鎖,敘利亞人只能躲在土耳其的鐵絲網外。”李明波說。
文/本報記者趙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