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山二小對面,小學生在買水煮丸子
瓊山二小對面的巷子里,一個攤主直接用臟鐵盆裝肉丸售賣
海口網9月7日消息(記者 林韋瑋 見習記者 鄧鈺 攝影報道)校園周邊環境和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既是“雙創”工作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又是為廣大師生們營造健康成長環境中不可缺失的要素。連日來,海口網記者連續走訪了我市多所中小學校,發現形式各樣的小食品和小吃攤點充斥著校園周邊。這些商販將學生定位成客戶,常以薯條、辣條、炸雞柳等挑動味蕾的“三無”食品為主打,吸引不少學生光顧。
這些小吃攤點大多為無證經營戶,從業人員多數未經健康體檢,食品原料上也沒有嚴格把關,尤其是油炸食品和“五毛錢”食品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對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學生或有健康影響。
小學生圍買冰糖葫蘆
小攤販將炸好的串放在塑料箱里售賣
海口瓊山二小:臟鐵盆盛肉丸 學生連喊“香”
6日下午16時15分,海口網記者來到海口市瓊山第二小學。走訪中發現校門外兩側人行道和學校對面的巷子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小吃攤點,攤點售賣的食品炸、烤、冷、辣等風味一應俱全。此時正值下午放學時間,學生們魚貫而出,紛紛流向各個攤點。
海口網記者從學校對面的小巷子里小攤位上,花一元錢買了一包名為“豪仕夾心棒面包”食品,發現上邊印刷的生產日期字跡比較模糊,生產廠地為“海南·海口”,手機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顯示“未找到該商品”。那么,這款商品在網上存在么?記者百度后得知,網上確實有一款名為“豪士夾心棒面包”的產品,不過是“豪士”而不是“豪仕”,生產產地在“福建·廈門”。
小巷子里,除了七八家賣零食的攤位,還有七八家兜售面食和丸子、熱狗腸的攤位。在一個破舊的瓦房門前,一位中年婦女在賣湯粉和肉丸,面對近10名前來買東西的學生,顯得有些手忙腳亂。這位婦女將湯粉和肉丸分別盛放在兩個鐵盆中,鐵盆上布滿了油污和星星點點的黑色不明物體。盡管放鐵盆的桌子上到處都是濺出的湯汁,但其仍熟視無睹地從桌上拿起一個鐵勺,將臟鐵盆里泡著的湯粉和肉丸舀進塑料杯中遞給學生。記者看到,兩名剛買到湯粉的學生,捧著塑料杯,用手抓著杯中的丸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嘴里連聲說香。
一名學生蹲在路邊,手拿竹簽吃面
男子直接用塑料箱裝炸串沿街售賣
海口府城中學:炸串裝塑料盆,拌料靠手指
隨后,海口網記者又來到海口市府城中學。在出校門左側的一處小賣部里,銷售著一袋袋售價從五角錢到兩元錢的膨化和辣條等小零食。走進細看,幾乎都是無生產廠址、無生產衛生許可證編碼的“三無食品”。不少學生一買就是三四包,買完后直接在路上打開吃,并把包裝袋隨手丟在路上。
此外,這家店還在門口擺了個臟兮兮的油鍋,賣著“香噴噴”的炸串。海口網記者看到,鍋里面裝著的油黑糊糊的,每次有人上來買串,店主就從地上的塑料盆里拿出串下鍋油炸。期間,店主發現炸串的拌料沒有拌勻,在收完一名學生的錢后,又直接用手伸入塑料盆中攪拌,后用一塊分辨出原色的臟布條擦了擦手,繼續給排隊的學生炸串。
海口網記者上前詢問了一名剛從該店買完炸串走不遠的學生,有沒有覺得店主的食物加工過程不衛生。這名學生回答到:“我雖然也覺得這些炸串有點臟,但有時候嘴饞忍不住就買了,不都說‘不干不凈,吃了沒病’嘛,我偶爾吃一次應該會沒事的。”
海口四中高中部外,灰土地旁擺起一條小吃街
兩名學生手拿竹簽吃著剛買到的面
海口四中:灰泥地邊一字排開,擺起小吃街
7日下午17時35分,海口網記者來到海口市第四中學高中部。看到在校門右手處有一塊灰禿禿的泥地,十余個流動小攤點在一條小巷兩邊一字排開來。其中,既有用塑料箱裝的、加工好的炸串等食品攤位,又有推著一瓶液化氣和爐具,現場加工油炸雞柳、腸粉、酸粉的人力車攤位。
小巷里進出的幾乎都是前來買東西吃的學生,他們三三兩兩地圍在攤位的邊上聊天,說話的口水甚至直接噴到無遮蓋的食材上。海口網記者注意到,這些小攤位既沒有任何消毒設施,攤主的衛生意識也極其薄弱,伸手接過學生遞來的錢后,又繼續擺弄加工食品,生產過程十分不衛生。此外,現場還不時有風吹過,泥地上揚起的粉塵直接落在了食品上,但攤主對這些都視若無睹。
一位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告訴海口網記者,只要她在現場,都會禁止孩子吃這些小攤位上的食品,“先不說這些小攤販從哪里進貨,光是用來炸串的油就黑乎乎的,不知道是回收過的地溝油還是反復炸串很多天的油。加上現場的衛生情況這么糟糕,煮出來的東西吃了怎么可能健康嘛!”
?
?
相關鏈接:
海口龍華近200名應征青年清掃“三無”小區 掀“雙創”熱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