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9日消息(記者 曾毓慧)在汽車西站,為期10天的多部門聯合執法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但成績單背后,市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基層執法隊員也坦承:從嚴打擊、頂格處罰,是整治“黑車”行動不可缺少的打擊手段,但重罰不是目的,打擊“黑車”也需要疏堵結合,更需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
7日下午,秀英區政府在汽車西站、海口火車站設立的駐點綜合執法辦公室揭牌,標志著雷霆出擊的聯合執法行動轉型為常態化的駐點執法。今后,如何更務實地制定實施長效管理機制,相關職能部門也積極探索,整治“黑車”的思路也更顯清晰。
“兩個結合” 助力執法
對于“三車”的隱患,秀英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戴洪澤表示擔憂。
戴洪澤說,“三車”司機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交通安全意識淡薄,亂闖紅燈的情況時有發生。而且,在多次執法中,即便是人流、車流量密集的鬧市區,“三車司機”都會駕車加速逃竄,出于安全方面考慮,執法人員不好追查,而這也增加了查處“三車”的執法難度。
“逃竄的有,暴力抗法的也不少。”戴洪澤舉例說,部分“三車”經過改裝,在手把上加裝了釘子,這給執法人員查處增加了難度,稍有不慎就會被釘子刮傷、刺傷;更有些“三車”被城管執法隊員采取強制措施逼停之后,一些車主還會想盡法子阻擾執法。“他們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我們執法隊員既要做好自我保護,也要努力保護車主不受傷”,秀英城管一基層中隊負責人補充說。
“打擊是整治‘黑車’的一種手段,打擊力度不能減,而上級部門同時也要求我們加大宣傳力度。”戴洪澤說,經與多個聯動部門溝通、商榷,要求鎮(街)相關部門繼續做好深入宣傳工作。”戴洪澤說,讓市民知曉、理解,支持整治“黑車”行動,這能助力執法常態化開展。
“重罰不是目的,但從嚴打擊、頂格處罰,也是不可缺少的打擊手段。”對于那些“僥幸者”、“抗法者”,市區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此前也多次明確表態,在疏堵結合的模式下,對“頑疾”對癥下藥迫在眉睫,即進一步完善公安和交通聯勤聯動執法機制,對非法客運案件實施“行政+行政”和“行政+刑事”疊加處罰,尤其是健全交通執法和交警部門“一案雙罰”機制。
“三步舉措”將推出
“一開始,增加人手、下大力度打擊‘黑車’是必須的”,戴洪澤分析說,可當整治三車、“黑車”逐漸趨于常態化時,今后執法模式如何轉變,也是上級部門與基層執法隊員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戴洪澤舉例,8月底,當10天的聯合執法行動當接近尾聲時,“黑車”幾乎不敢再冒險靠近汽車西站,有時,一天下來,200多名執法人員巡邏查處,只查處到幾輛“黑車”。幾輛“黑車”,這個數字,我們看到了執法成果好的一面,但也帶來也一些新的思考:今后,有沒有必要繼續一成不變地安排這么多的執法人員駐點汽車西站執法?今后,如何更好地探索建立一套長效的管理機制?幾經探究,三步務實的舉措已擺至案桌商榷。
執法模式面臨轉型
據秀英區相關負責人士介紹,今后,在各個汽車站或將駐點常態化,執法人員本身就比較緊缺,常態化執法之后,駐點人手會減少,但多個部門聯合執法這種模式不會變,也不能變,說細一點,就是每個執法或涉事部門將抽調一兩人長期駐點查處黑車,同時加強車站周邊的動態巡查力度。
下一步,秀英區將結合具體情況,不定時增派人力開展突擊整治,形成集中打擊+常態管理+突擊整治三位一體的長效治理機制,而這種駐點執法模式或將推廣至各個轄區的汽車站、碼頭等。
站點設施亟待完善
由于汽車西站出站口即是在建中海秀高架橋,現場施工造成交通混雜,而這也將或多或少影響汽車西站的正常運營。
為疏導好車站廣場的秩序,市交通、交警部門正聯合研究協調,根據車站現有場地,對站前廣場進行合理規劃設計,今后將進行改造,設置有專門的出租車疏導口、等候區,以及接送站的社會車輛疏導口,并設置引導牌、引導員,疏導旅客進出站。
除此,由于汽車西站周邊路段正在修建海秀高架橋,站點周邊配套相對欠缺,秩序相對混亂。對此,相關部門已在醞釀務實的舉措,即對車站硬件隔離設施進行梳理,通過增設機非隔離護欄、隔離樁、漆劃交通禁停禁行標線、加裝違停告示標志和禁停標志、劃設出租車候客區域等措施,從源頭降低非法客運行為的發生。
高科技手段布控
按照市區相關領導的要求,在汽車西站周邊,交警等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新增高清視頻監控設施,充分發揮視頻監控的發現和取證作用,依托高科技手段,發揮街鎮力量,對疑似非法客運車輛進行視頻拍攝,有效搜集“黑車”的資料,然后進行重點布控,以期破解打擊“黑車”取證難的癥結,助力駐點打車黑車更有的放矢。
據市公安局秀英區分局此前公開表態,已將汽車西站與車站對面的下坎村列入了巷道視頻建設項目,安裝視頻監控,以便于對非法營運的“黑車”進行取證,對擾亂客運秩序行為進行嚴厲有效打擊。
“兩個設想”醞釀中
優化換乘線路
相比內地發達城市,海口市區的公共交通并不算發達,尤其是在長途汽車站及碼頭,換乘線路配套并不完善,“短板”效應凸顯,而這也給“黑車”非法營運提供了可乘之機。
在汽車西站這輪“黑車”整治行動中,“短途換乘或是短途擺渡”這一概念已被提及,如,以汽車西站為起點,在原有公交線路的基礎上,建議相關部門增設多條短途中巴、小巴線路,這相對于增加公交班次或出租車數量,操作起來相對容易一些。“既然公交有時難等,那我們就固定換乘線路的發車班次”,均勻輻射南大橋、西海岸、府城老城區等幾個“熱門”目的地,借機更快地分流乘客,讓乘客養成選擇換乘線路的習慣,而這,也能從源頭上“奪”走及遏制“黑車”的商機。
巧用市場機制
這一點,說白了就是“換乘線路的票價不能太貴”,在市場培育最初期,不可否認,低票價吸客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當然,由此可能造成的營運虧損,也是不得不思考的命題。
“參照國內大多一二線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經驗”,建議相關部門予以扶持補助,待市場成熟穩定之后,可選擇適宜時機提價以維持營運。“說真的,現在‘黑車’喊價也不便宜,隨便三五公里也要好幾塊錢,如果在一樣價錢的基礎上,相信大多乘客都會愿意選擇更安全、更舒適的定點班車。”秀英區相關負責人認為,用市場機制悄然逼退“黑車”,可能比任何有力的打擊查處更具有長效性。
廈門長春經驗
1、廈門:大站快運
廈門火車站位于島內繁華市區,由于客流量激增,幾年前開始在島外建設更大的廈門北站。由于島外路段相對偏遠,且“黑摩的”管控難度相對較大,一時間“黑摩的”載客也較為猖獗。
為此,相關部門將原有的BRT(快速公交)停靠站點延伸至進站口,對站點進行無縫銜接,還針對火車班次開通了固定班次的“大站快運”公交,即,不像普通公交頻頻經停,只在往返火車站的大站點經停,此舉能更快分流客流,也能幫乘客省時間。更重要的票價便宜,三五公里內刷卡3毛錢起,單程大約二十公里票價也僅僅兩三塊錢。
2、長春:短途擺渡
此前,據媒體報道,為了破解火車站周邊黑摩的,長春市在人流集散區域逐步優化公交系統,長春火車站周邊就出現了短途的擺渡公交,在方便廣大乘客換乘的同時,無形中擠壓非法運營的空間。
這一打擊模式堪稱“無聲勝有聲”,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眼下,長春市面上已經沒有明目張膽、大張旗鼓運營的“黑摩的”了。
?
?
相關鏈接:
海口“黑車”屢禁不止“你”為何如此難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