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網絡文藝”,這句話走進政治局會議,審議并通過,以文件的形式,確立了網絡文藝的重要性。這句話也被媒體敏感地提煉了出來,成為新聞標題。
之所以這次人們如此關注網絡文藝,是因為網絡文藝在整個文藝形態中,一直處于弱勢地位,這次會議大有給網絡文藝“正名”之意。自“網絡文學”這個概念誕生以來,它一直在爭議中發展,在批評中成長,但與正統文藝概念相比,網絡文藝一直被籠罩在濃重的商業色彩之中,更多地被認為其消費功能更明顯。
網絡文學、根據網文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網絡自制劇、網游手游……這些都可以劃歸網絡文藝的行列。在當下客觀地評價這些文藝產品,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雖然網絡文藝良莠不齊、泥沙俱下,但網絡文藝的確正在越來越多地影響人們的精神生活。
剛播放結束的《花千骨》是典型的網絡文藝作品,轟動一時的《甄嬛傳》根據網絡文學改編,《致青春》掀開了電影“大IP”的熱潮,暑期檔的大贏家《煎餅俠》更是全身充斥著“互聯網基因”……網絡文藝正在向成為整個文化產業支柱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發展好網絡文藝,是繁榮文化產業的必然。
發展網絡文藝,首先要為它“正名”,不把網絡文藝放在正統文藝的對立面,不把網絡文藝污名化。網絡文藝誕生于商業時代,天生帶有利益元素,但網絡文藝的商業化,也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這一文藝類型的快速成熟,如果沒有商業力量的推動,網絡文藝會一直孱弱。
發展網絡文藝,要給它提供更為包容的發展環境。這種理想環境的形成,應包括政策的支持、管理的多元、創作上的鼓勵,以及其他一切有利于網絡文藝發展的做法。
但網絡文藝最需要的,還是從業者自身的努力,外部環境的利好,能否激發從業者從內在改變創作思維,是一個關鍵點。在網絡時代,一切文藝形式都在逐漸“變身”網絡文藝,這是時代的需求,也是人民的需求,這會要求創作者,能夠真切體會到網絡的特征與價值、網絡對人們生活與思考方式的改變。而想要站在網絡潮流前面,乃至領先于網民的思想,創作出來源于網絡生活并高于網絡生活的作品,對大多數從業者而言,目前仍然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網絡文藝目前還處在一個泡沫期,但好的跡象已經顯現,人們不再盲目地消費劣質文藝產品,而改為追捧優質的文藝作品?!爱a品”與“作品”雖只有一字之差,卻決定著網絡文藝的命運。愿今后的網絡文藝,能出現更多既有口碑又有效益的“作品”,哪怕是產品,也希望是更多的優質產品。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