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著綿延1800多公里的海岸線,如何在保護海岸原生態樣貌基礎上合理開發,如何守住海岸建設成熟區域的生態平衡?近日,記者隨國家海洋局“2015海疆萬里行”采訪團來到海南,走訪三亞和昌江。
珊瑚礁被稱為天然防波堤,缺少了珊瑚礁的保護,海洋岸線會被急速侵蝕。三亞有著豐富的珊瑚礁資源,海洋“熱帶雨林”日夜維護著海島的生態系統平衡。“過去,在經濟利益驅使下,常有人違法采挖販賣珊瑚,破壞了珊瑚的生長環境。沿海開發、污染、過度捕撈引起的環境變化也對珊瑚礁造成嚴重威脅。”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任傅捷說,珊瑚礁生態系統一旦遭到人為破壞,要數十年才能恢復。
1990年9月,國務院批準設立三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海洋生態類型的珊瑚礁保護區。傅捷介紹,面對三亞珊瑚礁不容樂觀的現實,保護區采取加強巡邏看護、架設電子監控、聯動地方執法、人工保育培植等措施,修復成效日益明顯。最初珊瑚礁受損面積曾高達80%,現在一些區域恢復率已逐年上升。
驅車經過三亞濱海大道,挖掘機一直轟鳴作響,路邊到處是拆除中的酒店和寫字樓。除了保護珊瑚礁、穩固岸線外,三亞市政府對海岸線200米范圍以內的建筑進行整治,對違章項目予以拆除。清理岸線,才能有效防止破壞海防林,維護海灘公共資源,避免岸線損毀退化,兼顧濱海旅游開發和保護海岸帶生態環境。
柔美濱海與熱帶沙漠相連,茂盛的仙人掌和野菠蘿頑強生長于黑色礁石之上……昌江黎族自治縣棋子灣海域,有著罕見奇特的原始風貌。昌江位于海南島西北部,海岸線長約63.72公里。為了留住獨特的自然資源,保持生態系統平衡,昌江積極創建國家級海洋公園。“堅持開發與保護并舉,依托海洋公園的建設,可以加強生態系統的整治與修復,強化對海岸帶區域的監管,確保海洋資源開發有序有償有度。”昌江縣委書記林東表示。
海洋污染物主要來自陸地,只有把陸地的污染治理好,才能從源頭上減輕污染。嚴控污染源是保障海岸線生態的重要措施。昌江陸海統籌,嚴控新入海污染源。在昌江國家級循環經濟區,環保磚整齊地堆放著。“將鐵礦石廢渣進行提煉,剔除重金屬元素,處理成符合建材規格的產品,用于市政道路建設、園林建設。”林東說,除了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園區還通過技術改造,將水泥廠產生的余熱用于發電,既節約成本,又保護環境。
(原載人民日報9月12日10版)
?
?
相關鏈接:
萬寧百年古樹遭盜伐 萬寧上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2人被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