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3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銀 實習生 李珊珊攝影報道)一筐、兩筐、三筐……在臨高縣后水灣臨高海豐養殖基地碼頭上,養殖工人們將一匡匡剛從深海打撈上來的亞洲魚王金鯧魚裝進船,準備出口到美國。據今年9月剛剛獲得“全國十佳農民”候選人的臨高海豐養殖公司總經理黃達靈介紹:今天是雙喜臨門 ,一是自己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推薦為全國十佳農民候選人,目前國家農業部正進行公示,二是9月13日是養殖基地今年首批金鯧魚出口到美國市場的日子,共20萬斤,效益可觀。
“哇,這些魚兒個大肉厚,每條至少有1.5斤,看來今年豐收了!”看著滿艙白花花的魚兒,前來采訪的記者們笑開了懷,紛紛拿起手中的相機咔嚓、咔嚓地照個不停。
“我們黃總是海南第一個搞深水網箱的人。”站在養殖基地碼頭上,一名姓符的工人指著一名正在包裝貨物的六十多歲男子說,他是海南臨高海豐深海養殖發展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黃達靈,也是今年9月剛剛獲得“全國十佳農民”的候選人,是海南省唯一一個以農民身份進入候選隊伍的人,他代表著海南農民的榮譽。
黃達靈告訴記者,今天捕撈的20萬斤金鯧魚,是今年首批出口到美國的,從現在到春節前,幾乎每天都有魚出口到美國、日本等國家。現在市場價格很好,養殖出來的金鯧魚,根本不愁銷路,每斤批發價13.6元。一口小網箱可以賣100萬元以上。他預計今年養殖達到8000噸,實現產值1億元以上。
2002年,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將從挪威帶回來的8口網箱進行了改造,把網箱規格縮小到周長40米,深度為6到8米,拓寬了銷售渠道,把出口日本、香港市場與海南本地市場相結合,完全避免了以前的被動局面。后來,他帶領一班人,承接了國家“863”計劃《深水抗風浪網箱研制》及省市多項研究課題,獲得了國家海洋局頒發的海洋科學技術二等獎,海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一等獎。
當說起對深水網箱養殖未來發展的看法時,黃達靈信心滿滿地說:“現在我搞深水養殖,再也不懼怕臺風了,真正的困難也不是臺風,而是如何找到適合養殖的海域。”對于未來海洋漁業的發展方向,他認為目前中國近海可利用的養殖區域越來越少,往外海發展是大勢所趨。
據了解,黃達靈現擁有深水網箱500口,年產金鯧魚8000噸,已經以“后水灣”為名建立起了自己的金鯧魚品牌,將來計劃進一步擴大產能,目前正前往三亞、廣西等地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他的技術團隊,已經指導當地漁民專業合作社和其他小公司走上了共同富裕共同發展之路。
?
?
?
?
相關鏈接:
臨高投資千萬元建28座旅游公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