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自由黨新當選黨首馬爾科姆·特恩布爾15日在總督府向總督彼得·科斯格羅夫宣誓,就任澳大利亞總理。當天,特恩布爾闡述了擴大與中國合作的政策主張,并高度評價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對經濟的提振作用。
在15日的澳大利亞議會問答環節,剛剛成為澳大利亞第29位總理的特恩布爾初步闡述了他的一些政策主張,擴大對華合作是一大重點。他重申,當今世界變化迅速,既提供了機會,也帶來了挑戰。他敦促澳大利亞人抓住機遇,并特別敦促議會通過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因為這一自貿協定“是關乎澳大利亞未來繁榮的重要基石之一”。
他舉例說,由于中國城鎮化的迅速發展,澳大利亞有80家建筑設計所在中國開設了辦事處,為澳大利亞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中澳自貿協定將進一步打開中國這個大市場的大門。
澳大利亞很多經濟問題與中國相關。在經過長達10年的談判之后,今年6月,前任總理阿博特任期內的澳大利亞政府和中國政府之間正式簽署雙邊自貿協議,取消大部分進口關稅。盡管澳議會尚未批準該協議生效,但其勢必將是特恩布爾提振經濟的一大抓手。幾天前,阿博特曾在國會辯論中指出,反對黨對澳中自貿協定表示不滿,認為勞工條款存有漏洞,這完全是“種族主義與仇外心理在作祟”。
目前,中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貨物貿易伙伴、進口來源地及出口目的地。自2009年起,中國就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一國就占到澳2013年出口總額的80%。去年,雙邊貨物及服貿額超過1350億美元。但隨著中國的經濟轉型,近期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其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幅度超過預期,澳大利亞正經歷陣痛。美國媒體評價道,“對于這一形勢,任何一個澳大利亞總理都無可奈何。”
隨著國內增長遲緩,全球市場波動,中國需求下降,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面臨挑戰。“與大宗商品相關的投資和出口正在下滑,前幾年澳大利亞強勁增長將告一段落。”穆迪投資者公司的分析師賽斯談到。
賽斯表示,為了對沖中國需求疲軟的影響,澳大利亞能否尋找出新的增長動力來保證經濟競爭力尚存疑問。“沒有重回經濟增長的手段,政府財政目標也很難實現。”
當前澳大利亞經濟增長出現滯緩引發各界關注。該國第二季度GDP僅僅上升0.2%,將拉低年度增長率至2.0%,遠低于其3.0%至3.25%的平均水平。澳大利亞央行在15日發布的政策會議紀要中表示,該國第二季度疲弱的經濟增長數據并不意外,同時將密切關注貿易伙伴中國的經濟變化。
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克魯格曼日前在接受澳大利亞媒體采訪時表示,澳大利亞經濟正“面臨打擊,甚至可能陷入衰退”。自2015年初至9月初,澳元已經累計暴跌15%,過去的一年累計暴跌25%,顯示市場對該國經濟走勢前景并不樂觀。
特恩布爾將在近期對內閣進行重組。在長期礦業繁榮期過后,特恩布爾目前面臨的挑戰是,讓選民相信他有能力進行改革以重振經濟。特恩布爾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澳大利亞的前途在于新技術、新科學、新工業。
特恩布爾在該國商業精英當中擁有強大的支持。在創辦自己的投資銀行之前,特恩布爾是澳大利亞最有影響力的律師之一。在1997年至2001年期間,他曾任高盛澳大利亞的董事總經理。之后又在2004年作為悉尼的一個議員入選聯邦議會。當選總理之前,特恩布爾一直擔任前任總理阿博特政府的通訊部長。
分析人士表示,在政策方向上,他更加收斂在意識形態上的關注,并傾向于務實的途徑。因此,可以預料他將較少關注社會保守人士關心的事項,而是全力重振經濟,抑制住現在美國和歐洲正在出現的趨勢。在贏得支持率上漲的勝利后,特恩布爾將聚焦稅收改革。
分析人士還預計,新的澳大利亞領導人上任會在中期提振本國消費者和商業信心。花旗集團分析師威廉姆森說,總理組閣后有望替換新的財長,這對金融市場又會是一大利好。
?
?
?
相關鏈接:
中澳美陸軍聯訓完成實際訓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