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設穩步推進,眾人拭目以待的文昌航天旅游也將于近期開通,游客有望親眼目睹火箭在發射場的組裝過程,這是南海網記者從9月16日在文昌召開的瓊北區域旺季旅游產品線路發布會上獲悉的。
文昌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文昌市旅游控股公司旗下的航天旅行社正在和航天發射場進行洽談,發射場將特許航天旅行社經營發射場的參觀活動。
屆時,游客可通過航天旅行社報名進入發射場參觀,甚至有機會親眼目睹火箭在發射場的組裝過程。預計該旅游產品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向市場。
文昌有著豐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集熱帶風光、文化古跡、民俗風情、珍稀動植物和傳統藝術等資源為一體。近年來,文昌旅游基礎設施逐漸完善,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景區景點,包括八門灣綠道、銅鼓嶺、椰子大觀園、宋氏祖居、孔廟等,以及葫蘆村、下東村、白土村等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點。
航天城的落戶為文昌旅游帶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文昌接下來將借助瓊北區域合作的平臺,整合優勢資源,打造特色旅游產品,謀求旅游業的更大發展。
長征7號新型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完整亮相
矗立在海南文昌發射工位上的長征-7號火箭
長征7號火箭第一級有6臺YF-100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第二級4臺YF-75液氧煤油發動機
長征7號采用新型移動發射平臺,可大大簡化發射準備工序
最近,長征7號火箭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即將進行首次全系統合練,這是明年該火箭首次發射前的重要試驗。中國載人航天網發布了長征7號火箭矗立在新型移動發射平臺上的照片。這是該型火箭與發射系統的首次完整亮相。據悉,長征7號火箭可能在2016年進行首次發射,該型火箭采用了無毒、無污染的液氧/煤油燃料,并采用模塊化設計,可以用多種型號的發動機和助推器組合成適應不同航天器的發射工具,近地軌道載荷最大為13.5噸以上,同步轉移軌道載荷最大7噸,太陽同步軌道最大5.5噸。
據悉,中國長征-7號火箭最初的代號是CZ-2F/H(長征2號F換發型),采用煤油為燃料,無毒無害,且推力更大,造價更低廉,2009年改名為長征7。該火箭的主要特點是采用模塊化設計,根據火箭一、二級芯級發動機數量和類型;助推器數量和類型的不同,有十余種不同的構型。目前進行測試并將在2016年首飛的“長征7號”火箭是其中最基本的型號,廠方的型號代號為CZ-724型。其第一級火箭為2臺YF-100發動機,還有4個各安裝一臺同型發動機的液體燃料助推器,單臺推力1200千牛;第二級火箭安裝4臺YF-75發動機,單臺推力180千牛。這一構型將可以發射“天舟”貨運飛船,未來也可以用于取代現役“長征2F”型火箭執行載人航天任務。
今后中國航天還將在長征7基礎上研制用于發射高軌道航天器的同系列火箭。長征7系列火箭是我國新型運載火箭中的核心,可能承擔我國未來80%的航天發射任務。
此外,這次合練中長征7號也是首次在海南文昌專為該火箭建造的新發射工位進行試驗,并且采用了新型的移動發射平臺,與長征2號F火箭采用的移動轉運平臺垂直轉運到固定發射臺進行發射的方式相比,移動發射平臺的準備時間更短,發射更靈活。
長征7號火箭的運載能力和美國“德爾塔V”和“獵鷹9”火箭相似,成本較低,不過如果考慮到“獵鷹9”火箭未來可能回收第一級的話,可能成本上“獵鷹9”稍占優勢。不過,從航天飛機的歷史教訓來看,火箭回收技術未必能大幅降低總發射成本。不論如何,長征7號火箭將是未來20年內世界上性能價格比最高的運載火箭之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