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白天,眾多日本民眾冒著大雨持續聚集在國會周邊進行反安保抗議活動。
不顧各界反對,安倍晉三領導的日本政府將于本月18日在該國參議院全體大會上就安保法案強行進行表決,并擬于9月底國會閉幕前使之成立生效,日本戰后安保政策將迎來重大轉變。如無意外,安倍領導的執政黨憑借人數優勢足以使該法案順利通過。但種種跡象顯示,安倍推進日本重回“正常國家”之路并不平坦,也將給周邊地區局勢增添更多隱憂。
【無視民意 執意推進】
17日,日本執政黨與在野黨就參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上表決安保法一事展開激烈交鋒。會上,委員長佐藤正久便遭到在野黨議員的圍堵,現場秩序近乎失控。在場的安倍則坐在不遠處靜觀事態發展,未出面表態。會場外,仍有反對安保法案的民眾一早便在國會前集會,在雨中激烈抗議,要求廢除該法案。但是,執政聯盟仍憑借人數優勢強行將法案通過。
就在不久前,在無有力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安倍還成功連任了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總裁,他的執政時間也有望延長至2018年。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安倍還在追隨者們為其召開的選舉大會上放言,下一步將“重振日本的經濟與防務”,并力求通過安保法案。
然而,現實卻并沒有當時會場氣氛那般激昂樂觀。首先,安倍政權已經推行三年的“安倍經濟學”事實上并未真正惠及日本百姓,民眾的失落情緒也已在各項民調中充分體現。其次,其重啟核電政策及駐日美軍基地搬遷問題,也已然成為橫亙在安倍長期執政道路上的主要障礙。
最關鍵的是,其最為重視的安保法與修憲議題都不得人心,日本民眾的各式抗議集會此起彼伏,致使其支持率也一再下跌。面對危機,安倍近期一再指示在野黨干部“本周內必須要通過”;放下首相“身段”參加各種電視節目,為民眾“答疑解惑”;積極拉攏部分在野黨,意欲尋求支持等。但這些都未能阻擋該國民眾洶涌的反對浪潮。
從放棄“武器出口三原則”到擴大軍費支出,從制定《特定秘密保護法》到放棄自衛隊“文官統治”原則,從強化日美軍事同盟再到安保法的制定,在擴大日本自衛隊海內外軍事活動的背后,曾號稱修憲是“畢生政治使命”的安倍,在其重塑日本軍事大國之路上從未停止過腳步。
此次,顯然是民意對于安倍接連顛覆日本戰后體制的一次集中爆發。安保法此番若能順利闖過參議院,日本也將由此重新變為能參與戰爭、甚至可以主動挑起戰事的國家。至此,日本和平憲法的基礎將被徹底顛覆,二戰后確立的國際秩序也將受到威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