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販毒團伙為了避人耳目,以快遞郵寄海鮮、茶葉等名義,掛羊頭賣狗肉,在三亞地區及省內各市縣大肆販毒,民警順藤摸瓜,斬斷毒網。9月17日,記者從海南三亞邊防支隊獲悉,這個支隊在海南公安邊防總隊和三亞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搗毀一個以快遞郵寄作案的特大販毒團伙,一舉抓獲“阿星”、王某、陳某等8名涉毒人員,繳獲冰毒2.129公斤、海洛因20.41克、K粉55.4克、麻古123克。
案發
樓道內驚現涉毒茶葉袋
今年3月中旬,三亞邊防支隊民警在對轄區出租屋例行檢查時發現,在某出租屋內存放有大量未經使用的“鐵觀音”、“金駿眉”等茶葉包裝袋,但房間內既沒有茶葉的任何痕跡,也沒有發現打包茶葉的相關工具,這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就在百思不得其解時,民警在該出租屋樓道處的垃圾箱內發現了一個使用過的“金駿眉”茶葉包裝袋,包裝袋邊沿還沾有少量的白色粉末,包裝袋內還提取到了白色晶體疑似物。
經調查,這些白色粉末物和白色晶體疑似物就是毒品冰毒。根據線索,民警將租住在該租出屋內的可疑男子王某鎖定并抓獲。據王某交代,毒品是其通過快遞郵寄的方式購買的,茶葉包裝袋是打算用來包裝毒品的。民警初步掌握了一條以快遞郵寄毒品和網絡付款交易的販毒網絡。
考慮到該販毒團伙涉案人員多、情況復雜、影響惡劣,三亞邊防支隊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辦。
偵查
順著快遞路線尋毒源
民警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在進行交易過程中,手法非常隱蔽,均以發信息、打電話等方式與對方聯系,確定收貨人、地點和聯系方式后,就會以快遞的方式將毒品郵寄給對方。
通過對三亞市區各快遞、物流點進行走訪調查和信息收集比對,一名自稱是“阿星”(男,31歲,海南三亞人)的男子進入了民警的調查范圍。
經了解,民警在出租屋樓道內發現的涉毒“茶葉袋”就是“阿星”所郵寄的毒品。同時民警還了解到,除了重點經營快遞郵寄交易外,“阿星”偶爾會與個別客戶面對面交易,但前提是對方必須是自己的“割血兄弟”。
“阿星”的販毒量非常大,每次的交易量從十幾克到數百克不等。交易前,他會用“鐵觀音”、“金駿眉”等茶葉袋將毒品進行精心包裝,以躲避快遞公司的檢查。待買方網上支付押金后,他便快遞毒品。收到貨物后,對方再將剩余貨款支付。此外,“阿星”每次賣完“貨”后,都會主動與廣東上家進行聯系,同樣以郵寄海鮮、茶葉的名義,將毒品寄到三亞。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一個以“阿星”為首的特大販毒團伙終于浮出水面。嫌疑人通過頻繁從廣東以快遞郵寄的方式將大量毒品寄往海南三亞,并將毒品精心打包分裝,販賣給海口、瓊海、三亞、樂東等地的吸毒人員。經過近5個月的長線經營,民警最終掌握了這個販毒團伙在三亞地區實施作案的主要成員、活動軌跡以及社會關系等重要信息。
破案
大量成品“茶葉”待售
8月31日12時許,在三亞市公安局的支持協作下,這個支隊在三亞市金雞嶺路某出租屋內,將“阿星”成功抓獲。隨后,民警繼續展開抓捕,將該販毒團伙的李某(男,廣東人,32歲)、陳某(男,三亞人,37歲)、王某(男,三亞人,36歲)等其他8名成員抓獲,共繳獲冰毒2.129公斤、海洛因20.41克、K粉55.4克、麻古123克。至此,這宗由省公安廳督辦的“4.13”特大販毒案成功告破。
現場民警在“阿星”的租出屋內搜出了大量已分裝打包完的毒品“茶葉”和尚未分裝打包的冰毒、K粉、麻古等毒品。據了解,按照吸毒人員每人每天1克的吸食量,兩公斤毒品足夠2000人同時吸食,危害巨大。
據介紹,犯罪嫌疑人“阿星”在三亞長期租用三套房子,出入均駕駛奧迪、寶馬等豪車,生活極其奢靡風光。由于沒有穩定的工作收入,同時又要滿足自己對物質的追求,“阿星”干起了販毒。經審訊,犯罪嫌疑人“阿星”、李某、陳某、王某等8人對涉嫌販賣毒品的事實供認不諱。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
?
相關鏈接:
臺灣一毒品通緝犯虐殺女友 載9歲兒子一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