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媽媽向晨報求助:她的女兒敏敏(化名)9歲,讀小學三年級,人精瘦。最近一段時間她總是惦記自己的作業,每天睡覺前都會擔心作業是否漏做,一再查看書包;對成績看得很重,發誓考試成績不好就一學期不要零花錢……
這些表現讓身為媽媽的張女士擔心不已:9歲的孩子這樣焦慮正常嗎?應該怎樣改變這種現象?
敏敏總對成績要求高 還因作業與媽媽吵架
張女士告訴記者,敏敏上小學前挺可愛的,白白胖胖,脾氣也挺好。可是,上學后,性格仿佛和以前越來越不一樣,人也變得精瘦。盡管張媽媽從來沒有給過女兒敏敏太大的壓力,但是敏敏仿佛就是“一根筋”。
敏敏現在本市某民辦小學上三年級。敏敏每天晚上做功課基本忙到10點半,好不容易做完,家長也簽完字了,都上床快睡了,敏敏卻總突然擔心作業是否漏做。
為此,張女士對敏敏說:“不是記錄本上的作業都檢查過,還簽過字了嗎?”“那會不會我把有的作業漏了,沒記在本子上呢?”敏敏答道。“漏掉一次也沒什么關系啊!”張女士勸慰道。“那不行,我負責收作業,絕對不可以發生這種事!”
敏敏為何對作業如此緊張?張女士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具體原因,“我只是聽女兒說,老師規定如果忘帶作業,要罰抄,全班很多學生都被罰過,很多學生下課時都在忙著抄作業”。
張女士還說,她并未對敏敏的成績有所要求,但是敏敏卻對自己要求很高。“她發誓考試成績不好,就一學期不要零花錢。”
“我從來也沒對她提出過這樣的要求,可是,她自己卻提出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難道是在一起玩的小伙伴們成績都比較優秀?”張女士猜測道。
敏敏不僅焦慮,而且脾氣也變得急躁。張女士回家前經常打電話讓敏敏快點做完功課,結果,等她到家后,敏敏就立即鎖上門,不理張女士。晚上因為做作業快慢的問題,兩個人還會經常“對吼”。
這學期開學后,敏敏的焦慮似乎越來越嚴重:前一天晚上背語文沒背完,張女士就讓敏敏睡覺了。第二天,5點50分媽媽把敏敏叫醒,因為沒睡夠,敏敏勉強背了點課文。出門時,敏敏卻要求媽媽先把自己的被子疊好再出門,還哇哇大哭……張女士只得趕緊疊好被子,敏敏才悻悻出家門。
兩種環境可導致焦慮 找到壓力源后再疏導
華東師大心理咨詢中心的陳默認為敏敏確實屬于焦慮反應,但是否已經嚴重到焦慮癥,還需要專家鑒定。孩子出現焦慮主要是受兩種環境影響,一個是家庭環境,另一個是學校環境。應該先要找到正確的壓力源,然后由專家進行分析疏導,才可以根本解決孩子的問題。
上述例子中,張女士認為自己沒有過分要求敏敏的成績,是敏敏自身感到焦慮。但從專家的角度來說,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果,敏敏班中其他學生也同樣存在這樣的焦慮情況,那就是學習環境給了她壓力,老師的教學方法需要改善,“罰抄”不能改變學生的本質問題,反而可能更加激化部分孩子的厭學情緒,得不償失。
如果,僅是敏敏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么張女士有推卸不掉的責任。比如,根據張女士所講的細節,張女士會在回家前就打電話催促敏敏快點完成作業,其實張女士應該做的是教導孩子慢慢仔細地完成作業,不需要在時間上加以叮囑。母女倆在溝通上已經出現了問題,這才會導致敏敏愛鎖門,反感與媽媽接觸。
天心居少兒心理咨詢專家居權認為:敏敏或許是想在老師心目中留下一個好孩子的印象,所以她決不允許自己出差錯。長期的緊張會造成心理的問題,而且她早上因為被子沒有疊好而哭泣,是她焦慮情緒造成的。建議家長和老師要關注敏敏的心理,再不關注會出現嚴重心理問題。
[分析]
學生成就與價值均來自外來認可
“這樣的現象普遍存在。但現在焦慮年齡提前,以前要到高年級才有的,現在是低年級就存在。”居權說。
前不久,一個孩子到居權那里咨詢:一個特別乖巧的門門功課優秀的學霸級孩子,就因為最近一次考試的失誤而無法接受自己考試失敗以及自己的不完美的事實,結果產生了心理異常,原因在于他所有的成就和價值來自被外在的認可。在與孩子接觸幾次后,居權很心痛地告訴家長:“你關注孩子太晚,他已經心理異常,需要藥物治療了,結果孩子被送進了精神科病房。”
陳默說:“現在的小學生比較普遍存在學習焦慮。剛開學,一天如果接八九個咨詢電話,至少有三四起是關于學生焦慮。”每年問題最集中的時間段是在開學的一兩周里。因為孩子即將要進行開學測驗。暑假里稍有松懈的孩子會對此感到害怕抵觸,情況嚴重的會開始找借口不去上學,例如身體不舒服、心里不開心等等。其實他們是怕成績不夠好,被家長和老師責罵,或者受到一定懲罰。
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不少小學生確實有焦慮現象。一名在閔行某雙語小學就讀的孩子,在考試前自己要反復復習,不敢睡覺,她媽媽只能勸她:“你太緊張啦,你考得不好,媽媽反而獎勵你。”但是孩子不為所動,照舊復習。還有一位在某公辦小學的孩子,每天做功課都很自覺,到了周末也不肯休息,家長讓她周末出去放松玩玩,她卻拒絕說:“我要自己復習,沒時間去了,你們自己去吧。”她外公只能對著她連連搖頭。
焦慮反映了孩子價值觀出現問題
小學生焦慮的主要原因的確來自學校老師或者家庭,因為老師和家長的高要求,讓孩子們的學習目的從吸收知識轉到了獲得老師家長的認可和表揚上,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對老師的表揚更是看重,他們的價值來自父母老師對他的認可。焦慮體現出孩子們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現在無價值感的孩子比比皆是。
“今天的教育太注重孩子學習分數和作業完成質量。我真心呼吁,家長老師要允許孩子有失敗的經驗。現在太多的家長和老師說很愛孩子,可是孩子卻一點感受不到你們對他們的愛。”居權說。
?
?
相關鏈接:
洪秀柱會小學老師 自爆曾被老師打耳光(圖)·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