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泡雨水形成污水
地下“血跡斑斑”的檳榔汁
垃圾桶占用綠化帶了
文明是人類進步的精神之花,衛生是人類健康的基本需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是為了提升海口的城市品味,建設百姓的幸福家園。連日來,海口迎來強降雨,市民們歡呼雀躍,一是雨水帶來了清涼,二是沖洗了垃圾箱,同時讓地上的檳榔汁也變淡了。但細心的市民發現,路邊的綠色垃圾桶在下雨天卻成了水桶,水浸泡垃圾桶里的垃圾后溢出地面,形成了臟臭的污水。可垃圾桶明明是有蓋子的,為何卻常常打開著?天氣炎熱時成群的蒼蠅飛舞,大風吹來時塑料袋、紙張隨風而飄揚……
綠色垃圾桶有蓋偏不蓋 導致垃圾桶旁臟亂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也越來越多,垃圾箱已經無法承載市民制造的垃圾,只能再增加一些垃圾桶,收集垃圾,保持城市的衛生清潔。然而,記者走訪發現,垃圾桶有蓋卻沒有蓋上,導致垃圾桶里散發出難聞的氣味,讓在小區里靠近垃圾桶的居民受不了,路人看見垃圾桶繞道走。前天,海口下起大雨,不少垃圾桶里都接了不少雨水,雨水浸泡垃圾變成了污水流出來。
“海口‘雙創’以來,小區里、路邊的增加了不少綠色的垃圾桶,而且都有蓋,衛生比以前干凈多了,可是這蓋子一點作用也沒起到。”市民張女士說,還是有不少人扔垃圾沒有將垃圾桶蓋上蓋的習慣,她家廚房窗戶離垃圾桶只有兩米多遠,天氣晴朗時,垃圾桶不僅臭不可聞,而且還滋生很多蚊蠅,讓她家窗戶都不敢開。
張女士告訴記者,垃圾桶的蓋子應該蓋住的,家里的垃圾桶蓋子也是蓋住的,難道小區里、馬路上的垃圾桶蓋子就不應該蓋嗎?而且垃圾桶設置時有蓋子,就是說丟完垃圾后將蓋子蓋上,正常來說,誰要丟垃圾時就把垃圾桶的蓋子打開,丟了垃圾之后把垃圾桶的蓋子蓋上,可是有一些居民、市民看垃圾桶蓋蓋上了,就將垃圾放在桶外,還有將桶蓋打開放完垃圾就不蓋上了,說到底丟垃圾的人不想用手碰垃圾桶蓋,或者說懶動手,怕臟了自己的手,可是垃圾是自己生產的,既然自己制造了垃圾,就應該妥善處理好。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有些已經蓋好的垃圾桶經過拾荒者來搗騰后,蓋子又是打開著的。“拾荒者不蓋垃圾桶蓋只是一小部分原因,重點還是市民沒有隨手蓋上的習慣。”環衛工人薛阿姨說,她們在打掃衛生時都會把垃圾桶的蓋子蓋上的,不蓋的話,晴朗天時蚊蠅飛舞,雨天時垃圾桶積水,大風天氣塑料袋、紙張會隨風而飄,大家應該養成隨手給垃圾桶蓋上蓋的習慣。
環衛工人薛阿姨告訴記者,垃圾桶里面的垃圾都是在換班時清理,幾乎每天都進行清洗,清洗過后的垃圾桶放到原地時,垃圾桶的蓋子總是會蓋上的,然而沒有過多久,就是看到很多垃圾被扔在垃圾桶旁,雖然垃圾桶剛剛清洗過,但是極少有市民打開蓋子丟垃圾,直接丟在垃圾桶旁,還得讓環衛工人來撿放入垃圾桶。有時候,蓋子沒有蓋,反倒發現垃圾桶旁的垃圾少了,幾乎都丟進垃圾桶了。因此,環衛工人們時常在思考,這個垃圾桶的蓋子蓋好還不蓋好?但是,環衛局有要求,環衛工人必須把垃圾桶的蓋子蓋上,不蓋則會被罰款。
? 垃圾桶實在太臟市民沒辦法靠近
記者在采訪中,市民也紛紛表示必須蓋,可是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是市民不想爽快蓋上垃圾桶的蓋,只是因為垃圾桶四周臟亂差,垃圾桶蓋子有些臟,然后怕臟手,最后就不蓋了。
“有時還真不是我們不肯蓋垃圾桶蓋子,就連打開的想法都沒有,因為垃圾桶蓋臟得讓人無法下手,垃圾桶旁邊也是臟亂差。”市民孫先生說,在馬路上,特別是在一些小區里、小巷里的垃圾桶貌似都沒有洗過,蓋子上一層厚厚的污物讓人不愿觸碰,而且有些人不把生活垃圾丟進桶里,而且直接扔在垃圾桶旁邊,發臭起來,都不敢靠近,扔垃圾都選擇拋的形式,更別說會蓋蓋子,這個情況下就是希望垃圾桶沒有蓋子,那樣就可以直接將垃圾拋進垃圾桶里。
“我們小巷里的垃圾桶里外都是一層厚厚的污物,桶蓋也不例外,說實話我每次扔垃圾都是隔著一段距離就開始扔了。”昨日,市民李女士說,也并不是自己素質差,主要是垃圾桶臟得讓人無法近身,垃圾桶新放的時候是干干凈凈的,可是之后就沒有見清洗過,只靠雨水沖刷,長年累月的使用,污物遮住了垃圾桶原有的顏色。垃圾桶周圍地面上也是一層污物,還時常有一些污水,這些原因讓很多居民不肯靠近垃圾桶,都有趕緊扔掉趕緊離開的想法,有誰還愿意靠近垃圾桶將蓋子蓋好?
記者在采訪中,有市民希望環衛等部門及時更換一些破損的垃圾桶,定期清洗垃圾桶,讓垃圾桶的外身保持干凈,尤其是重點清洗小街小巷里的垃圾桶,這樣他們在丟垃圾時打開和蓋上蓋子就沒有那么多顧慮了。同時,也呼吁有些市民不要隨意倒垃圾,在倒完垃圾后將垃圾桶蓋上,增加整潔度,維護城市衛生。
地下隨處可見“血跡斑斑”的檳榔汁
檳榔是我國四大南藥之一,海南省是我國檳榔的主要產區,主要產區為萬寧、陵水、定安等縣市,嚼檳榔青果是海南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海口街頭,隨處可見賣檳榔的小販和地下“血跡斑斑”的檳榔汁。海口“雙創”以來,為維持街面環境衛生,城管嚴禁小販賣檳榔,但海南人有吃檳榔青果的習慣,如何才能在保護海南人這個特別喜好的同時,又能讓使檳榔汁不污染路面?
近日,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來到海口市汽車南站,在車站前的空地一旁,記者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塑料凳上,嚼著檳榔與身邊的人交談,沒過多久,不文明的一幕就出現了。“啪”的一聲,一口痰從這位中年人的口中飛出來,落在人行道的地磚上。隨地亂吐檳榔汁也是海南不文明行為的“特色”,一位環衛工告訴記者,即使清掃過后,檳榔汁吐在地上形成的紅色污漬也很難清除。
“嚼檳榔青果是一種習慣,就如同喝酒抽煙一樣,沒有對錯,要戒掉并非易事,但是隨地吐檳榔汁這就不對了,是不文明的行為,當然也不能動不動就處罰罰款之類的,還是得靠自己。”市民王先生說。
記者在采訪中,不少市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當反感”。從遼寧過來海南旅游韋先生告訴記者,在海口街頭看見一灘灘的紅色污跡,還以為是血跡,后來才知道是市民隨口吐的檳榔汁,也可以說是口水,是很不衛生的。他認為,海口在“雙創”過程中,一定要整治好地磚衛生,當然更多是需要嚼檳榔的市民管。
?
?
相關鏈接:
海口開展病媒防制培訓會 打響秋季滅鼠戰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